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补充检验方法发布
我们时常会看到食用油抽检不合格的新闻,不合格项目涉及苯并芘、酸值、溶剂残留量。为了进一步保障人们餐桌用油安全,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要求,《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现予发布。这也为有市场监管部门对食用油抽检工作提供了便利,让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更迅速,更准确。
俗话说,“餐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是是日常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为此,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笔者搜索资料,时常会看到食用油抽检不合格的新闻,其中,不合格项目涉及苯并芘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笔者了解到,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即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而苯并芘是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在300℃到600℃之间不完全燃烧状态下产生,根据《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油脂及其制品中苯并芘不能超过10μg/kg。
不难看出,根据相关食品安全标准,食用植物油中未完全禁止苯成分,而是有一定的苯残留量的限定。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在抽检过程中,对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进行测定,避免苯残留量超标。当然,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并非通过眼观就可以检测,需要利用先进的食品检测仪器,并通过专业的检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苯残留量的测定精准、可靠。
笔者了解到,《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BJS 201906)方法是从范围、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表述、精密度、检出限和定量限进行表述。
而在范围中,规定了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且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另外,在原理中提到,试样在一定的温度下经一定时间,试样中的苯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器检测上层气相中苯的含量,外标法定量。
我们知道,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因此,在试剂和材料中,要求测定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测定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并戴手套,尽量减少暴露,保障苯残留量的测定安全。在仪器和设备中提到要使用气相色谱仪、顶空瓶、分析天平、微量注射器设备,以保证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精准、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并且,要保证检出限为0.080mg/kg,定量限为0.250mg/kg。,《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附上了附录,即苯标准品气相色谱图,作为用户在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参考。另外,还备注了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验证单位以及主要起草人。
总的来说,《食用植物油中苯残留量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批准并发布,对提高监管部门以及各级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提高苯残留量的测定精准度等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力地保障人们“舌尖食用油安全”。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