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青海力推青稞产业转型升级
青稞俗称裸大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寒性强等特点,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是我国藏区的大农作物、主导优势作物,也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健康养生的兴起,青稞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青海作为我国青稞作物的主产区,2018年,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青稞产量约占全国藏区青稞总产的2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青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青海通过提升科研技术、选育良种等多项措施,力推青稞产业精深加工转型升级,青稞产品越来越丰富,青稞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加快全产业链开发
目前,我国藏区青稞加工主要以小作坊为主,尚未实现产业化、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产品品质难以保证。青稞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缺乏青稞深加工利用途径,严重制约了青稞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为推进青稞产业发展,2018年下半年,青海特邀全国从事青稞研究的著名专家和杂粮产业化开发企业家,组建了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咨询专家组,并召开“青海青稞产业发展推进行动启动会”,为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降低国内大麦青稞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和加工消费的性价比,扩大食品、啤酒、饲料和饲草加工消费是现阶段大麦青稞产业发展遇到的重大难题。
“随着青稞加工业不断发展,青稞米、青稞挂面、青稞饼干、青稞速食面等系列大众化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全省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企业有16家,青稞加工量已占全省总产量的1/3,青海也成为藏区青稞加工转化率的省份,青稞的商品化率高达83%以上。”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
据介绍,青海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科研、种植、加工和销售的青稞全产业链条,并开发了青稞酒、速食面、饼干、陈醋等多个青稞产品。
青稞+企业创品牌带民富
“2018年,公司生产青稞等杂粮产品1.8万多吨,与农牧民签订青稞等杂粮种植600公顷,带动农牧区900户杂粮种植户增收135万元。”青海新绿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朱宪铭说,青稞系列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市,且供不应求。
2005年8月成立的青海新绿康食品公司,是青海首家以高原特色农产品——青稞、荞麦、燕麦、苦荞、藜麦等杂粮为原料,生产具有高原特色杂系列产品的专业公司。
“我们企业打造自己的有机青稞原料供应基地,实行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不但可以保证产量、提高品质,还能通过土地流转、雇佣产业工人的方式,增加农民务工人数,提高百姓收入。”朱宪铭说。
“去年,我家种植的20亩青稞全部卖到了公司,每年种植青稞收入达到9000元。这样的合作已经有6个年头了,每年公司和我们签订种植合同,统一配种、统一品种、统一收购,年年比市场价高出几角钱。”湟中县鲁沙尔镇地窖村农民王永俊说。2011年,他来到青海新绿康食品公司做机修工。
2015年,该公司“青穗”牌商标被评为青海省著名商标,2017年成为青海省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年成立新绿康青稞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合作社和个人流转、租赁土地533公顷种植青稞,为企业精深加工、研发销售提供了保障。
“以前拿着产品推销无人问津,自2016年参加展会,与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牵线,年供货1000多吨。作为全国青稞米、青稞面加工的企业,公司现70%的产品销往我国江淮地区。”朱宪铭介绍说。
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为全国开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青海青稞研究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目前的青稞品种已经历了3~4代更新换代,其中昆仑14号、15号青稞品种,单产突破千斤大关,具有早熟、高产、抗倒伏等特征,成为藏区适应性与稳产性的青稞品种,全省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6%。
“今后,青海省将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青稞科研和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大青稞开发力度,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王玉虎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青海省政府制定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具备一定精深加工能力、科技含量高、产品研发能力强的青稞精深加工企业,着重研发生产具有高原特色和保健康养功效的高端青稞产品,拓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以上。
据悉,青海将大力实施青稞产业品牌打造行动,对青稞产品品牌、市场营销展开全面企划,强化品牌推介,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特色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按照“扶精、扶优、扶强、扶大”原则,投资4600万元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的青稞产品高端精加工企业,新(扩)建青稞制品生产线5条以上,主要用于设备购置、高科技生产线、质量监测等。
根据计划,青海通过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和绿色生态青稞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提高青稞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繁育基地6万亩,打造青稞知名品牌2~3个,构建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青稞全产业链条,提升青稞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深度贫困地区5%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