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2018年豆粕市场走势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018-12-28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2018年对于国內豆粕价格走势而言,可谓是突破自我震荡、独立美豆走势的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拉尼娜天气、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等多个大事件的发生,这一年我们对连粕投资操作的心态也因特朗普总统的纠结反复而上下波动、跌宕起伏,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无论在这一年的波动中你是跑赢了大盘,还是做反了方向,站在2018年的最后一周,都不如让我们凝神回首,总结2018年,展望2019年。

            2018年对于国內豆粕价格走势而言,可谓是突破自我震荡、独立美豆走势的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拉尼娜天气、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等多个大事件的发生,这一年我们对连粕投资操作的心态也因特朗普总统的纠结反复而上下波动、跌宕起伏,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无论在这一年的波动中你是跑赢了大盘,还是做反了方向,站在2018年的一周,都不如让我们凝神回首,总结2018年,展望2019年。

    一、2018年国內豆粕价格走势回顾

            回顾国内豆粕价格2018年的总体走势,基本可以中美贸易战是否开打这一事件为临界点,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为2018年1-3月,该阶段的主要矛盾为拉尼娜天气给阿根廷大豆带来的减产影响;第二阶段为2018年4-10月,该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反复和进口美豆关税提升的影响;第三阶段为2018年11-12月,该阶段在经历了G20峰会和谈之后,主要矛盾逐渐回归到供需基本面,但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仍较高,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1、2018年1-3月:以阿根廷天气为主要矛盾。2018年1-3月阿根廷天气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在拉尼娜天气的影响下,阿根廷自1月中旬开始便遭遇了较大面积的干旱,因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土壤多偏向于粘土质,土壤肥力较强,但一旦遭遇干旱则极易干裂,不易蓄水,因而旱情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大豆开花期,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塔菲和科尔多瓦等大豆主产区的日均降水不足2毫米,土壤旱情甚至较2012年的极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阿根廷大豆的单产也由此大幅下滑,最终定产于3700万吨,较USDA年初的预估下调了2000万吨。在此影响之下,美豆价格重回1000点之上,涨幅约为14.6%,连粕价格攀升至3150一线,涨幅约为16.1%。

            2、2018年4-10月: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主要矛盾。自2018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繁,3月23日之后特朗普总统签署对华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此正式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中国对此迅速回击,宣布将对包括大豆、飞机、汽车、牛肉及化学产品在内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国内豆粕价格也由此脱离美豆价格,市场交易的核心逐渐转移至中美贸易关系的推杯换盏上来。4-10月间中美的贸易关系经历了摩擦升级—谈判—再升级—再谈判的反复过程,其间豆粕价格也随之经历了上下波动的过山车行情。清明节前后,中国在轮关税清单中宣布将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连粕价格从3200元/吨附近开盘跳涨至3400元/吨,单日涨幅3.23%;5月初中美经过第二次贸易谈判之后,双方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加征关税,连粕价格应声下跌,但随后特朗普总统出尔反尔,再度宣布将在6月15日落地轮征税清单,中方对此积极回应,双方轮征税清单正式落地,连粕价格再度进入上升通道;7月美国公布对我国第二轮价值2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9月第二轮关税清单正式落地,美方同时宣布了拟进行的第三轮征税清单,在美方的一意孤行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连粕价格也一度上涨至年内高点3539元/吨,达到了自2016年8月以来的点。

            3、2018年11-12月: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四季度美国大豆逐渐收割上市,由于全球的买家中国停止采购美豆,叠加美豆产量上升的影响,导致美豆库存累积,仓储压力加大,美国多地出现了大豆爆仓的情况,农民的利益受到了较大的损害,多数原本支持共和党的大豆主产州在本次中期选举中转而支持民主党,在此压力之下,特朗普总统主动释放希望和谈的愿望,中美双方在G20峰会上进行了会晤并达成共识,为中美的贸易摩擦按下了暂停键,贸易谈判重新开启。贸易摩擦得到了短暂的缓解,连粕的价格也逐渐回归供需基本面:非洲猪瘟对下游消费的拖累使得价格表现相对疲弱,但从中长期来看,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若90天内无法达成协议,贸易摩擦仍将继续。而对于美豆的关税而言,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会在协议达成之前取消这一关税,近期恢复的几船美豆进口依然需要加征25%的关税,总体来看,市场的观望情绪十分浓厚。

    二、新常态下豆粕价格波动规律总结

            1、中美第三次国运交锋,提升政策市影响比重。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霸权的争夺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锦标赛,无论是海权时代的英国vs.西班牙,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vs.英国和美国vs.英国,亦或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vs.美国,或是今天的中国vs.美国,这样的战略挑战层出不穷,不由任何人决定它的开始,也不由任何人决定它的结束。刘慈欣先生在他的著名作品《三体》中,用一门披着宇宙社会学外衣的学科为我们揭示了全球大国间博弈的真理:生存是所有文明发展的目的,而宇宙中的物质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在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前提下,大国的博弈将是的,而合作只是相对的,这一真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中美关系,当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而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之时,甚至或许更早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已经由战略合作转向了战略竞争。

            我们这一代人应当长期地做好适应中美国运交锋这一时代背景的心理准备,贸易摩擦只是本次国运交锋的前哨战,未来双方交锋的领域将逐步升级至科技、金融、政治、文化等领域,而这一交锋也将成为未来贯穿长期投资的主题和主要影响因素。G20峰会后的90天和谈期将集中于“强迫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等方面的讨论,2019年双方讨论的重点将从关税战转移至知识产权战和科技战,这也是双方交锋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之一。作为中美贸易往来中的压舱石品种——豆粕,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之下,政策市对其价格的影响将大幅提升,这不仅包括中国对美国的进口政策、对其他大豆出口国(包括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进口政策、替代品的贸易政策,还包括中国国内的种植引导政策、补贴政策等,都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2、事件驱动增强,动物精神提升价格波动性。自2016年以来“黑天鹅频发”已经成为贯穿资产投资的关键词之一,但回首2018年“黑天鹅”的体量似乎形成了质变式的增大,正如上点中所提到的,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国间的博弈关系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全球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导向也将进入新常态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豆粕,其2019年的价格走势也将更多地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经济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即投资者都是理性人的假设,但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是非理性的,这也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变化,预期和信心往往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人们有信心的时候,一切的投资行为都显得是理性的,而一旦信心消失,浪潮消退,决策冲动就显露无疑。如果人们倾向于价格上涨时买入,价格下跌时卖出,那么除了事件本身产生的预期之外,投资者对于过去价格的反应也将对未来的投资行为形成反馈,从而造成同方向的更大的价格变化,这种价格反馈一旦形成一种循环,那么将引起周期性的持续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并没有获得基本面的支撑,当同方向的预期难以为继时,便是价格迅速反转之时。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两个启示,其一,在事件驱动型的上涨或下跌时仍应以基本面的价格测算为基础,同时监测市场的信心指数以及成交和持仓量变化,当价格过高/过低时,就是卖出/买入的好时机。其二,在分析重大事件对价格的影响时,除了预测事件本身对未来基本面的影响之外,还应预测市场上其他的投资者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及预期,以判断入场和出场的时机。

            展望2019年,国内豆粕价格除了将继续受到天气等常规因素的影响之外,由中美贸易关系变化等“黑天鹅”事件所引起的预期变化也将成为新的一年里豆粕价格的重点关注因素,在“黑天鹅事件”的数量增多、体量增大的当下,未来包括豆粕在内的多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仍将加大,建议投资者在价格的大涨大跌之前保持理性,重视基本面的研究,做好投资的仓位控制和资金管理,提前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所收获!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