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中国购买美国大豆数量远远不够?专家:中方已显示诚意

    2018-12-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自中美两国元首上月达成贸易战休战的共识以来,中国已分批采购了总共270万吨的美国大豆,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采购量以及采购时机对解决美国市场面临的由大量收成和贸易摩擦带来的巨大库存作用有限。

          自中美两国元首上月达成贸易战休战的共识以来,中国已分批采购了总共270万吨的美国大豆,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采购量以及采购时机对解决美国市场面临的由大量收成和贸易摩擦带来的巨大库存作用有限。

      中粮集团和中储粮19日宣布,按照G20期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根据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已于近期分批购买了美国大豆。两家企业均未提供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以及交易额。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2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从美国农业部出口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目前应该已经采购了270万吨当季大豆。但是,由于美国大豆今年创纪录的收成以及贸易战带来的滞销,导致美国豆农面临巨大的库存,中国这几批采购无法帮助解决美国市场面临的压力。

      “中国重新开始进口美国大豆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让美国行业备受鼓舞,但目前市场反应平淡,因为,对于丰产和贸易摩擦造成滞销而带来的巨大库存而言,这个采购量和采购时机对美国市场的作用有限。”张晓平说。他表示,“后续有无采购计划无从得知,我们当然希望后续有更多的采购量。”

      另据外媒报道,由于采购量不能满足美国市场的预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20日跌至三周以来的位。美国时间周四凌晨,交易最活跃的期货报价每蒲式耳8.96-1/2美元,为上月底以来的价。此前,因预期中美贸易休战可能重启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曾一度在12月3日升至8月9日以来的位每蒲式耳9.23-3/4美元。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重新开启进口美国大豆是中方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实际举措,是对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表现出的诚意,但是中方采购多少大豆必须根据中国国内的需求来定。“中国不可能把所有美国大豆都买了吧?美方不能无理要求中国这样做。”陈凤英说。

      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对《环球时报》表示,“我们不要忘了,美国大豆库存压力主要是贸易战引起的,而发起贸易战的是美国不是中国。中国没有义务去帮美国政府解决美国豆农的问题。”马文峰说,下一步中国是否会采购更多美国大豆,主要看中国国内的需求以及美国大豆的价格,但是如果美方继续贸易战,这肯定是对美国农民没有好处的。

      中国是全球的大豆进口国。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3170万吨大豆,占美国总出口量的60%,交易额达到122.5亿美元。但是自今年7月美国开始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以来,中国也对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征收25%的关税,基本停止了从美国进口大豆,并开始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进口大量大豆。

      据国家统计总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总共进口了大约7001万吨大豆,同比下降2%。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只有约792.8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5.23%。而从巴西进口的大豆达到5849万吨,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83.55%。

      据马文峰介绍,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下降主要是因为在中美贸易战后,为了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中国开始调整饲料配方,减少使用大豆。此外,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大豆也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以及顺畅的运输和通关程序,满足了中国大量的需求。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在推特上宣布,他已批准美国农业部开始发放新一轮农业补贴。美国政府此前宣布,为帮助美国农民应对贸易战带来的冲击,将提供总共120亿美元的补贴。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他是在兑现保护美国农民应对“外国不公正的贸易报复”。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