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反思!这种新西兰保健品或损害肝 脏,保健食品安全性如何保证?
近日,一则新西兰卫生部的健康预警引起了广泛关注,原因是涉及含有青蒿提取物(Artemisia annua ехtrасt),用于缓解关节疼痛的保健食品,可能造成肝 脏损伤。
早在今年2月份新西兰卫生部已经发布过健康预警,当时发生了14不良反应报告。在近日的预警中,新西兰卫生部又公开了11起报告,其中一些报告中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肝 脏损伤。大多数不良反应报告均和Arthrem软胶囊有关,2月份的报告还涉及Go Healthy的软胶囊(现已召回)。
青蒿提取物在中医药中用来治疗关节炎症。在中国并不能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中。
此次健康预警将保健食品安全性的话题又一次推向了大众视野——撇开效用不谈,保健食品真的安全吗?
众所周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 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大健康”理念兴起,保健品的人均支出、消费人群有了显着提升。
那么,中国的保健食品安全性是如何控制与评价的呢?
1、中国现行的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
什么是保健食品毒理学评价?
阐明某种保健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食品中有关危害成分或物质的毒性及其风险大小,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物质的安全剂量,通过风险评估进行风险控制。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还是按照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程序
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2、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的问题
试验指标的统计学意义
有无计量反应关系、反应率增高但尚未有统计差异等
生理作用与毒性作用
如生活、血液指标。
时间-毒性效应关系
在同一计量水平下毒性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特殊人群和敏感人群
儿童、孕妇、乳母等,应特别注意胚胎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
人摄入量较大的保健食品
受试物量过大时,可能影响营养素的摄入及其生物利用率。
含乙醇的保健食品
注意区别乙醇本身的作用。
动物年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幼年动物和老年动物可能更为敏感。
安全系数
应综合受试物特点考虑其安全系数。
人体资料
尽可能收集人体资料。
保健食品安全性的重新评价
早期的毒性评价可能因为当时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在已经不适用,需重新评价。
3、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新趋势
1、除了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研究,还需加入人体研究、残留量研究、暴露量研究、膳食结构和摄入风险评价等。
2、参考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食品安全评价分为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信息交流。
? 风险评价:由于人类暴露于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的或潜在的有害作用的科学性评价。
? 风险管理:对减少或降低所评估的风险,选择恰当实施方法的政策进行权衡的过程。
? 风险交流:在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者和其他相关团体之间进行的一种关于风险信息和意见交流的互动过程。
3、保健食品中某危害成分的单项评价、某食品综合评价、膳食结构的综合评价以及最终的风险评价,将化学物质评价、毒理学评价、微生物学评价和营养学评价统一起来得出结论,从食品安全评价转化为安全风险监控。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