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传统中药怎样变成下一个“青蒿素”
这几天,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四川省冕宁县,我国的“益母草GAP种植基地”内,将药材有效成份提升3至5倍的益母草新品种——“川益1号”已结束了秋播期。这里,不仅开创了益母草“野生变家养”的技术先河,还在全球首次完成了益母草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作为传统中药,“益母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1971年批准上市的益母草注射液,曾是我国治疗产后出血的中药注射液。改革开放以来,益母草注射液的基础成分、作用机理等,一度面临现代医学的“挑战”,最终是科技创新让它再次“焕发新生”,近年来更是连续7年在全国同类用药中排名。
如何传承民族医药资源,实现“古方经典”到“现代制剂”的转化?日前我们探访了成都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成一制药)。
再次攻关 为中药经典重新擦亮光环
上世纪60年代,为改变国内宫缩制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成一制药(时名成都制药一厂)接到国家任务,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从传统中药益母草中成功研发益母草注射液,改变了国内宫缩剂严重不足的局面,该注射液也于1977年载入《中国药典》。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我国对中药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之后,曾经“技术辉煌”的益母草注射液,迎来了更高标准的现代医学“挑战”。
“核心就是要解决3个问题,它有什么成分?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它的质量控制如何做到以一贯之?”成一制药常务副总裁马建强说。
“益母草生物总碱具有多样化的药理作用,仅其基础物质成分就检测出了90余种。我们相当于要‘重头再来’,重新发掘产品资源,开展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等,为临床使用提供充分的循证证据。”成一制药董事长刘昭华说,经过近10年的“再攻关”,成一制药先后明确了益母草注射液的物质基础,完成了临床前安全性、大样本临床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并对其临床应用于产科和妇科进行了再评价。今年6月,综合上述成果的“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项目”,顺利摘得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益母草注射液上市至今已累计临床治疗近2亿人,未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继续投入 打通大规模产业化“一公里”
与益母草类似,同样属于民族医药瑰宝,在成一制药焕发新生的还有中药莨菪。早在1958年,成一制药就率先启动了对莨菪生物碱的先期探索和研究,作为我国继青蒿素之后的又一个原创化药,其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首届科学大会奖等。
“这样优秀的民族医药瑰宝,要在现代医学领域‘发光发热’,同样需要新的科研投入。”马建强说,莨菪类生物碱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临床价值,但是受植物资源和生产技术的双重制约,莨菪类生物碱成果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有“一公里”,这也曾是成果转化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方面作为原料的“唐古特山莨菪”是一种稀缺植物资源,要进行开发就必须做好种植资源筛选、繁育等。成一制药副总裁陈太星说,近年来企业先后在青海、四川建立了两个种植基地,进行优质种植资源筛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圃等,保证原药材的供应和质量。
另一方面,如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则是更大的技术难题。“山莨菪中可以用于制药的樟柳碱、山莨菪碱的含量仅为0.02%至0.1%,提高生物碱提取率、优化生物碱分离工艺等,也需要进行再研发。”成一制药研发技术总监郑守军说,通过不断钻研、论证和技术攻关,成一制药成功将提取率提高数倍,并实现同步分离4种莨菪类生物碱,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目前,国内进、规模、最环保的逆流提取生产线,以及工业制备系统,均在成一制药投入使用,这使得传统中药莨菪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开放的条件。
“时至今日,莨菪生物碱已成功提取出7种单体生物碱,开发出8大类、20余个制剂品种。其中,氢溴酸山莨菪碱、氢溴酸樟柳碱和红古豆醇酯均为中国原创化药。”马建强说,“未来随着对莨菪类生物碱的充分开发,我国的民族医药将会更好地服务世界人民的健康。”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