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野生蘑菇不要随便采食 港城地区生长40余种野生蘑菇,其中有毒的近10种
进入雨季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因采食野生蘑菇发生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且出现重症病例。日前,连云港市疾控中心提醒,港城地区生长40余种野生蘑菇其中有毒的近10种,这些蘑菇外表干净,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因此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食用。
近日,港城一位市民早晨出门锻炼,在东盐河西岸边绿化带里,发现草地上长出不少野生蘑菇,于是便采了十余个带回家。老人和老伴两人将蘑菇用开水焯过炒熟后当早餐吃,老伴儿只吃几片蘑菇,其余都被老人完了。临近中午,老人开始出现腹泻,几分钟一次,连续六次腹泻,期间还伴有呕吐两次,随后便出现全身无力、胸闷,发虚汗等症状。期间,老人的老伴儿也感觉不舒服,并出现了呕吐症状。很快,老夫妇俩被家人送去医院救治,因为抢救及时才得以脱离了危险。
事发当天,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东盐河蘑菇生长场地调查、并对蘑菇进行鉴定,证实导致老夫妇中 毒的蘑菇是“大青褶伞”,又叫“铅绿褶伞”,是胃肠炎型毒蘑菇。
市疾控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过去的调查发现,连云港地区生长40余种野生蘑菇,其中有毒的近10种。连云港地区曾经发生过误食肉褐磷小伞、花褶伞和钟型花褶伞等毒蘑菇中毒事件,这次发生的大青褶伞中毒属于首次报告。
夏秋季节,雨量多,气温高,野生蘑菇在一些山间、树丛、草地等处生长旺盛,不少市民以为这是野生美味,便将其采回家食用。然而,野生蘑菇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品尝美味的风险却有点大。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毒蘑菇”顾名思义是指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蘑菇,在我国目前已知道有100种左右,其中毒性很强的有10余种,如:褐鳞环柄菇、肉褐鳞环柄菇、白毒伞(白帽菌)、毒伞(绿帽菌)、鳞柄白毒伞(毒鹅膏)、秋生盔孢伞(焦脚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土生红褶菇)、残托斑毒伞、鹿花菌、马鞍蕈等。
由于蘑菇种类繁多,人们普遍缺乏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的经验,因此误采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非常常见。鉴别毒蘑菇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专业人员需要采集孢子印、孢子、菌盖和菌褶特征、菌环、菌根等菌类的生物特征,进行种属检索,方能鉴别蘑菇是否有毒,一般人员用肉眼去鉴别的难度很大。根据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大致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 炎型四型。
毒蘑菇如此危险,市民又该如何预防呢?专业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奇形怪状的野蘑菇皆不能食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毒蘑菇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都与可食用的蘑菇极为相似,既往食用过的经验仍不完全可靠,还是不随便采食野蘑菇为好。
另外,一旦误食蘑菇中毒,立即催吐、洗胃,严重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当发生毒蘑菇中毒症状时,对同食而未发病的人也应进行观察,并做相应的排毒、解毒处理,防止其发病或减轻病情。毒蘑菇中毒的严重性取决于毒蘑菇的种类、毒素的性质及进食量等。儿童及老人对中毒的耐受力较低,后果也较严重。
罗伊氏乳杆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制品中的乳酸菌,因其优异的健康促进功能和良好的肠道适应性,备受科学界和消费者关注。作为人体肠道重要的有益菌群,罗伊氏乳杆菌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及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干酪乳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广泛存在于发酵乳制品中。作为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干酪乳杆菌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促进消化吸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备受营养学和医学领域的关注。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番茄及其他红色果蔬中的类胡萝卜素,因其强大的抗氧化特性和多重健康益处,近年来备受科学界和消费者关注。番茄红素不仅赋予番茄鲜艳的红色,更是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
博落回提取物是从传统草本植物博落回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凭借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多样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在中药和保健品领域备受关注。博落回提取物融合了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天然健康产品的重要原料。
酸枣提取物是从酸枣树果实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因其独特的安神助眠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在保健品和中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酸枣提取物结合传统中医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天然健康产品的重要原料。
荜茇提取物是从传统中药材荜茇的干燥果实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生物活性,在现代医药和保健品领域逐渐受到重视。荜茇提取物融合了传统草本智慧与现代科学技术,成为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