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热点资讯 > 土豆的健康分数,取决于你怎么吃

    2018-08-29 来源:21食品商务网
    土豆是一种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平价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不少人也对土豆的健康分数心存疑虑,相貌平平的土豆的营养丰富吗?烹调后的土豆还有多少营养?真的是传说中的增肥食物吗?

      土豆是一种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平价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不少人也对土豆的健康分数心存疑虑,相貌平平的土豆的营养丰富吗?烹调后的土豆还有多少营养?真的是传说中的增肥食物吗?

      其实,土豆的健康分数主要看你怎么吃——

      土豆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C和钾

      土豆有至少几百个品种。有白皮、黄皮、红皮、紫皮等不同土豆皮颜色,也有白色、黄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的土豆瓤。有大的有小的,有面的有脆的。有容易煮熟的,有很难煮熟的。从非营养素成分来说,有些多酚物质含量高,有些含量低。在美国膳食中,土豆贡献了膳食多酚类物质总摄入量的25%,不可小看。

      鲜土豆中含有1.5%~2.0%的蛋白质,按干重计算,大概是6%~8%,和大米接近。别看含量不算太高,但质量非常不错。土豆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和鸡蛋很接近,高于各种豆类蛋白质,相当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它可以算作优质蛋白。

      虽然美国人日常吃的土豆维生素C含量看起来不太高,只有十几毫克到二十几毫克,不过也比苹果、梨、桃之类要高了。

      土豆还是一个超级富含钾的食品,钾含量达到200-400mg/100g,达到甚至超过传说中最富含钾的香蕉,还比香蕉便宜多了。

      如果用土豆来替代部分白米饭白馒头,能轻松多吃进去几百毫克乃至上千毫克的钾,顺便还能有效增加膳食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摄入量。这对高血压和中风患者,以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特别有好处的。

      土豆烹调后的维生素C损失并不高

      大家都知道,烹调方法对食物的营养价值影响太大了。比如,从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来看,是煮土豆高呢还是炸薯条高呢?答案可能让你惊讶。

      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测定数据,土豆的维生素含量在烹调之后大概在8~13mg/100g之间。而炸薯条和煮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都是13mg/100g。

      炸薯条之所以维生素C含量还可以,是因为维生素C不溶于油脂,而且热油也只接触表面,内部的维生素C还能得到一部分保留。煮时虽然比油炸时温度低一些,但维生素C会溶于水中跑掉一部分。

      有学者总结发现,土豆水煮可以导致77%~88%的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压力锅烹调会导致56%~60%的损失,炖的损失是50%~63%,烤箱烤是33%~51%,微波烹调是21%~33%。

      为什么土豆烹调后的维生素C损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豆富含淀粉,它对维生素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果仅仅是烹熟为止,损失还小一些;如果过度延长加热时间(比如用焖烧杯会使加热时间很长,外卖运输过程也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等于是延长加热),则维生素损失会明显增大。

      矿物质是不会因为受热破坏的,但是水溶性的钾元素会溶水流失。所以可以预计,炸薯条的钾含量会略高于煮土豆——前者是451mg/100g,后者是379mg/100g。

      蒸、煮、微波后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上升

      食物烹调后未必都会使营养价值下降,比如土豆烹调之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反而会上升。特别是微波炉加热后,一项研究表明加热后的土豆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升高了80.8%,另一项研究中升高了47.5%。其他蔬菜烹调研究也有类似结果:微波加热不仅不会多损失营养,反而会更有利于保存维生素C、增加多酚类物质含量。

      这是因为,在很多食物中,多酚类物质原本结合在细胞壁上,或和蛋白质、淀粉等结合,测不出来,在微波加热时会分解下来,从而使测出来的含量上升。

      此外,在煎炒炸等烹调中,土豆虽然会因为发生“美拉德反应”而生成讨厌的“丙烯酰胺”,但也会产生不少新的抗氧化物质。

      由于酚类物质增加,又形成了新的抗氧化物质,所以蒸、煮、微波烹调后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也会大幅度上升。在一项研究中,土豆经800W微波加热2.5分钟后,抗氧化活性上升了69.5%。

      土豆的血糖指数受品种和烹调方式等因素影响

      土豆一向以来被指责的原因,就是它升血糖速度快。甚至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土豆摄入量和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有弱的正相关。

      因为土豆是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所以吃了土豆之后,必定是会引起血糖上升的,和吃米饭馒头道理一样。不过,土豆的血糖指数(GI值),受品种、烹调和加工因素等的影响特别大。

      1.土豆品种

      按同样的烹调方法,有的品种的土豆GI低到53,有的高到104。一般来说,口感脆硬的土豆比较低,口感软面的土豆比较高。

      洋快餐里做土豆泥、炸薯条等食物时,用的都是高血糖指数土豆品种,所以不利于血糖控制。其次,如果土豆煮到软烂,烤到特别面,都比刚烹到熟就立刻吃掉血糖指数要高。

      2.烹调方法

      从烹调方法来说,煎炸土豆升血糖速度比较慢(但长胖力量却巨大),蒸煮炖土豆升血糖速度比较快。这是因为油脂会让淀粉形成“淀粉-脂肪复合物”,它不容易糊化,也不容易消化。炖得越软烂,打成土豆泥,好消化了升血糖速度就会变快。

      总体而言,同一品种土豆烹调后血糖指数排序是这样:土豆泥>煮土豆>烤箱烤土豆>微波烹调土豆>炸薯条。

      3.食用温度

      从温度来说,刚出锅的热土豆升血糖快,在室温下放了一阵子变凉的土豆升血糖慢。一项研究发现,烤箱烤的土豆,趁热吃时,GI值为95;而凉后再吃,GI值降低到73;即便是土豆泥,趁热吃时是106,凉后再吃就变成了81。

      其实别的主食也是一样的。因为变凉了之后,淀粉会进入一个“回生”过程,淀粉分子之间靠近,消化酶工作起来就会稍微麻烦一点。所以,胃不好的人还是要吃热饭热汤的,而胃特别好、血糖上升特别快的人,不妨吃稍微放凉一点的淀粉类食物。

      4.配料和吃法

      从配料和吃法来说,添加蛋白质、油脂和醋,都会降低土豆的血糖反应。

      蒸、煮、烤都不会使淀粉含量下降,但是中国式的炒土豆丝会减少淀粉的数量。炒出来的土豆丝是脆的,还带很多油,血糖反应是比较低的。这本来是很多人满意的事情,但在水中反复浸泡涮洗的同时也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C、钾和抗氧化物质。要不要这么吃,自己看着办吧。

      对需要减肥和控三高的人来说,最要紧的是,要用土豆来替代白米白面,而不是一盆猪肉炖小土豆、一盘炒土豆丝,再加一碗白米饭。

      用土豆来替代米饭馒头,按同样淀粉摄入量,血糖负荷是下降的,饱腹感是上升的。如果用它当菜,配米饭馒头吃,那就使血糖负荷大幅度上升啦。

      所以说,长胖这事儿不能让土豆背锅,只能说,是我们吃土豆的方式不对。

    相关阅读
    珍稀青钱柳叶功能成分及多元应用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2025-07-10
    人工智能如何颠覆传统产品开发流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2025-07-10
    棉籽蛋白:被低估的植物蛋白“超级巨星”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2025-07-10
    自带芬芳的鼠尾草,还有哪些“热门”功能输出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2025-07-10
    柠檬苦素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食品功能化应用前沿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2025-07-10
    富硒食品开发利用现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