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吓人!吃了假蜂蜜可能会变胖变傻,不想中招的必看

    2018-08-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假蜂蜜,顾名思义,也就是看起来/吃起来像蜂蜜,但实际上并不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花蜜并在蜂巢中酿制的蜜。在蜂蜜中加入其他糖类造假,已经有多年历史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假蜂蜜,顾名思义,也就是看起来/吃起来像蜂蜜,但实际上并不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花蜜并在蜂巢中酿制的蜜。在蜂蜜中加入其他糖类造假,已经有多年历史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假蜂蜜是如何制造的?

      最简单的造假可能是直接加入蔗糖水。制假者会通过向沸水中加入白砂糖,而后往糖水里加入酱油和明矾来调制假蜂蜜。

      据悉,焦糖色(一种食品添加剂)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决定“蜂蜜”呈现的颜色:加少了,可以冒充颜色较淡的紫云英蜜、槐花蜜等;加多一些,则可以冒充颜色较深的枣花蜜、甘露蜜等。

      众所周知,蔗糖虽然也是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但蔗糖是一种二糖,而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这种差别使得这种造假比较容易检测。

      喂食白糖蜜。这种方法介于真蜂蜜和假蜂蜜之间,因为真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而这种喂食白糖的蜂蜜,是蜂农为了提高产量或者在无花的季节让蜜蜂产蜂蜜采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蜜蜂飞去花间采花蜜的过程,有效缩短了酿蜜周期提高了产量。

      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造假手段是利用糖浆代替蜂蜜。

      用玉米糖浆以及甜味素。玉米淀粉水解之后,用异构酶转化得到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在这两种糖的组成上,跟蜂蜜非常接近。味道也与蜂蜜十分接近。所以,把高果糖浆加入到蜂蜜中,以假乱真,形神兼具。若再配以食用果胶等做黏稠剂,调制出来的浆液看起来与真蜂蜜别无二致。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识。

      用大米糖浆替代蜂蜜,再添加果葡糖浆、香精等。这样获得的“蜂蜜”颜色与纯正蜂蜜几乎一模一样,其理化指标也完全符合现行的国标。大米糖浆是以大米为原料水解后精制、浓缩成的一种淀粉糖,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麦芽糖等,对人体无害。一些不法商贩添加的工业生产出来的果葡糖浆,跟真正蜂蜜所含的果葡糖浆在化学分子结构上是相同的,因此用仪器只能检测含量多少而检不出真假,普通消费者根本没办法识别这种假蜂蜜,它的隐蔽性也就更上一层楼。

      假蜂蜜的危害

      蜂蜜之所以是一种受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食品,不仅仅因为蜂蜜味道受人青睐,更是因为蜂蜜营养丰富,对人体有多种好处。真正的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类型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蜂蜜。

      通常情况下,蜂蜜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蜂蜜还含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如果是假蜂蜜,或者是经过加工的蜂蜜,这些微量元素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假蜂蜜虽然能够模拟真蜂蜜的味道,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却无法做到营养成分上的模仿,甚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规定:蜂蜜中不应添加任何其他物质。GH/T 18796-2012《蜂蜜》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任何当前明确或不明确的添加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它物质,不应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虽然假蜂蜜与真蜂蜜相比,掺入的各类糖浆只是糖,但事实上,这些糖浆进入身体后,会扰乱代谢,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经常食用这些糖浆调制的蜂蜜,可能会导致摄入更多的热量,引起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玉米糖浆将消耗体内对保证胰岛素生产很重要的矿物质,甚至直接引起胰岛素抗性。此外,和葡萄糖不同,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后很快被肝变成脂肪,并被储存在附近的组织或在肝 脏里。

      或许它不会直接造成肥胖,却可能使本来肥胖的人更胖或累积更多脂肪,并可能损害肝 脏。若使用发霉的大米制备出来的糖浆,则含有黄 曲 霉素等霉 菌毒素,容易引起肝 脏损害、人体中毒症状。

      明矾

      有些不法商贩在假蜂蜜中加入明矾用来调色,但是蜂蜜中是不允许添加明矾的。由于明矾化学成分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进而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此外,铝离子很容易在人体大脑、肾、肝等器官中蓄积,如在大脑中蓄积过量,就会引起记忆减退、痴呆等问题。

      喂食白糖蜜由于蜜源不是来自花朵,所以在吃的时候基本没有花香味道,且基本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这种方式产的蜂蜜比起纯糖浆勾兑的假蜂蜜来,添加剂的成分要少,不过蔗糖含量会超标很多,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严重的危害,普通人食用之后同样会引起肥胖等不良后果。

      怎样辨别真假蜂蜜?

      一、选择可靠的购买渠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通过选择可靠的购买渠道,通过对商家和监管的信任来保护自己。

      二、看蜂蜜的形态、闻味道

      用手握住蜂蜜瓶,透过瓶子看自己的四个手指,透明度越高蜂蜜含量越低。

      纯蜂蜜有股轻微的腥味,而且较黏稠,会产生像猪油一样的白色结晶;假蜂蜜不但没有这种味道,而且甜味很浓,液体较稀。

    相关阅读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及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2025-08-13
    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抗疲劳天然产物研究应用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2025-08-13
    减肥界的明星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到底如何?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2025-08-13
    甘薯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2025-08-13
    “电解质水”真相,标准里的“电解”与“解密”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2025-08-13
    月见草油演绎药食同源,食品界的“万金油”正在破圈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