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水果能靠甜蜜素增甜吗?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全被拍下,很快要删》的文章,介绍了果农使用甜蜜素让柑橘变甜的情况。文章通过制作者的精心编撰、剪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部分消费者的担心。
柑橘使用甜蜜素增甜的说法,已经是反复炒作的旧话题了,除了柑橘以外,炒作的水果种类涉及冬枣、橙子、西瓜、香瓜、桃子、苹果等等,谣传添加的方式主要有浸泡、注射、喷洒等多种。受传言的影响,一些消费者对于水果的食用安全产生了怀疑,认为摄入添加了甜蜜素的水果不利于身体健康。
甜蜜素究竟是什么?
甜蜜素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40倍,而价格仅为蔗糖的1/3左右,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样用量稍多时有苦味,因而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饮料、果汁、冰激凌、糕点及蜜饯等食物中。
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每日允许摄入量不超过11毫克每千克体重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徐维盛说,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审批、使用范围的限定都有严格的规定。只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正规,摄入的甜蜜素不超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水果加入甜蜜素增甜,可行吗?
徐维盛认为,甜蜜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油脂,即使在水果生长过程中或者在水果表面喷洒了甜蜜素,甜蜜素也不能进入水果内部;如果给水果注射甜蜜素增甜,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的注射,这会造成植物细胞壁的破坏,水果在短时间内就会腐烂变质。对于商家而言有害无利,所以加入甜蜜素给水果增甜不太可能。
大量数据证明,足量的蔬菜和水果有益健康,包括控制体重、补充抗氧化物质、控制血脂血压、降低恶性肿瘤风险,以及促进和保护智力、预防认知功能下降等。消费者应该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科学知识,摄入足量水果。
薯渣是甘薯生产淀粉及粉丝和粉条等制品的副产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生产淀粉而排放的薯渣有550万t,除极少一部分薯渣作为廉价动物饲料,大部分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甘薯渣一般占原料的10%~14%,由果皮、果梗和果肉3个部分组成,果皮和果肉约占97.2%,果梗占2.8%。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别名蘹香、谷香、茴香等,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小茴香作为伞形科(Apiaceae)茴香属(Foeniculum)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用;果实可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蘑菇粉,顾名思义就是用蘑菇做成的粉体物质。但蘑菇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她们的生物学分类跨度较大,但我们往往会将它们归为一类。比如,我们常见的平菇、杏鲍菇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而海鲜菇则是离褶伞科玉蕈属真菌。目前食品工业化应用较为成熟的种类则非双孢蘑菇所属,也是蘑菇粉主要的来源品种。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肥胖率攀升、糖尿病患病群体扩大,以及消费者对“天然”“零糖”健康理念的深度认同,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糖分摄入越来越关注,天然甜味剂因此备受青睐,而甜菊糖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