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昆明工商等多部门联合检查保健品“会销”
一边是保健品销售人员卖力宣传,一边是工商人员苦口征集销售违规线索,有意思的一幕昨日出现在塘子巷一座写字楼里。但令执法人员尴尬的是,他们的出现令现场突然变得冷清,老年观众瞬间走掉大半。据介绍,因此前接到举报,昆明市工商局、盘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拓东市场监督管理所、拓东派出所的执法人员突击对这家正在做“会销”的企业进行执法,并现场受理老人投诉。
老人讲述
花了近2万元买保健品还剩12盒找不到人退货
上午10时许,塘子巷的一座写字楼会议室里,坐了近百名老年人,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保健品知识讲解。突然,多名工商、派出所的执法人员走进会场,讲解活动被迫结束。
几名执法人员站到台前,给老人们讲解如何规避被骗。但现场回应并不热烈,一些老人干脆就走了。
82岁的兰秀英老人倒是拿出一份维权材料,但时间却是2012年的。据其介绍,她曾经买了一个名为“西藏梅邦暨藏草堂昆明办事处”的一种保健品,花了近2万元,吃了5盒效果不明显,现在家里还剩12盒,她对工商执法人员说,“当时那个经理说可以退,可后来找不到人了。”
据执法人员介绍 ,他们接到举报,这家公司有夸大宣传的嫌疑,公司员工曾宣传其所售保健品能包治百病,但什么保健品会有这种功效呢?
在对老人们进行保健品知识讲解的同时,执法人员还查验了该公司的证照手续,并对所售保健品的合法批号进行查验,暂时没有发现问题,对夸大宣传的举报将进一步取证。但现场线索征集中,老人们并不愿意向执法人员介绍情况,甚至商家说过些什么都三缄其口。
老人投诉
花6000多买保健品一个多月还没拿到货
几经周折,执法人员还在现场获得了一些线索。80岁的徐华得了肝硬化,她说,听介绍这种保健品能治癌,于是上个月花了6000多元从一个“会销”的范经理处订了一批货,一个多月了还没拿到货。让人不忍心的是,因为儿女下岗,这笔钱是徐华所剩不多的生活费。之所以把这笔生活费拿出来订购保健品,徐华说,一是因为治病心切,其次是这个范经理已经认识了3年,之前自己还在他那里买了股份,“范经理是个农村孩子,很朴实,我听了他的讲座就买了股份,可是3年了他说公司还没上市,所以还不能分红”。
执法人员
查处“会销”取证比较难
记者了解到,取证一直是执法人员查处“会销”中违法行为的一大难点,因为绝大部分“会销”拒绝年轻人听课,而老人愿意配合调查的并不多,部分老人是为了领取鸡蛋、面条等小礼品,还有一些害怕被报复,即便寻找执法部门帮助,也只是要求工商部门帮其退货。多次执法过相似案件的昆明市工商局现场执法工作人员无奈地说,现在对“会销”的查处,主要还是夸大宣传,因为商家出售的保健品大部分是有批号的,但是价格却很高,这在现行法律中很难查处。而夸大宣传通常都是口头的,所以取证比较困难,但是今年工商部门也开始聘请了外部监督员,进行取证工作。这些“会销”通常选择在小区居民楼内、写字楼内,会议地点比较隐蔽,不易发现。
另外一个难点就是,会、货分离,会场进行销售,但是采取订货方式,现场交钱后,老人通常要几天后甚至一两个月才拿到货,所以执法部门在现场看不到货品的真假。还有就是“会销”通常都承诺可以退货,但真正要退货还是要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的人到现场后,才给消费者退。
“特别有一种情况值得警惕,就是‘会销’会给两三个老人开工资或者给予礼品的形式,让他们对其他老人和执法人员说,自己吃了这种保健品如何如何好,这就是所谓的‘托’。”执法人员介绍说。
数据
去年投诉“会销”保健品 345件
今年截至7月份投诉“会销”保健品 296件
举措
从6月份开始,昆明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会议营销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7月13日至9月30日将开展集中执法。
提醒
老人应该如何防范“会销”诈骗呢?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品,切记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不轻信商业广告夸大宣传;通过正当渠道购买,并索要、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工商、食药监、消协等反映情况、举报问题,发现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薯渣是甘薯生产淀粉及粉丝和粉条等制品的副产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生产淀粉而排放的薯渣有550万t,除极少一部分薯渣作为廉价动物饲料,大部分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甘薯渣一般占原料的10%~14%,由果皮、果梗和果肉3个部分组成,果皮和果肉约占97.2%,果梗占2.8%。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别名蘹香、谷香、茴香等,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小茴香作为伞形科(Apiaceae)茴香属(Foeniculum)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用;果实可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蘑菇粉,顾名思义就是用蘑菇做成的粉体物质。但蘑菇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她们的生物学分类跨度较大,但我们往往会将它们归为一类。比如,我们常见的平菇、杏鲍菇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而海鲜菇则是离褶伞科玉蕈属真菌。目前食品工业化应用较为成熟的种类则非双孢蘑菇所属,也是蘑菇粉主要的来源品种。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肥胖率攀升、糖尿病患病群体扩大,以及消费者对“天然”“零糖”健康理念的深度认同,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糖分摄入越来越关注,天然甜味剂因此备受青睐,而甜菊糖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