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上海食品类价格40年上升14.5倍

    2018-08-08 来源:食品伙伴网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组织编辑撰写了《上海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系列报告》。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组织编辑撰写了《上海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系列报告》。报告指出,本市食品类价格40年来累计上升14.5倍。随着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放开和更加健全的市场化手段实施,本市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十二五以来食品价格各年涨幅不足6%

      报告指出,计划价格体制的改革,食品领域是调整的重点和先锋。为扶持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理顺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差异,中央大幅提高了粮食、油料、糖料等农副食品的收购价格,调整猪肉等主副产品零售价格,放开绝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

      历史资料显示,2004年,粮食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宣告结束,粮食收购市场全面放开。至此,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发生重大转换,由收购保护价和销售市场价并存转变为收购价与市场形成价格并存。同时,价格监测网络逐步建立,粮食、食糖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开始发挥作用。

      在稳定菜价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本地产绿叶菜的生产补贴和价格保险,以市场化的手段维稳价格波动,为农业生产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发挥了“稳定器”作用。有报道称,上海在全国首创并不断完善的绿叶菜淡季成本价格保险机制。其中,上海市级财政给予50%保费的专项补贴,各区县结合各自情况,再给予相应配套补贴,菜农自己支付的保险费一般只在10%左右。保险价格的“基准”采用上海市统计部门提供的18家标准化菜市场前3年绿叶菜的平均零售价,若在绿叶菜上市期内零售价低于前3年同期平均零售价,则按其跌幅同比例对菜农进行相应补偿。

      统计数据显示,近四十年间,国内农产品价格处于波动上升的通道,上海食品类价格涨幅前期高涨快落,后期稳中有升,累计上升14.5倍。2017年与1978年相比,上海粮食价格提高了11.6倍,蔬菜价格提高13.1倍,水产品价格提高52.8倍。和前期较大的波动幅度比,“十二五”以来,本市食品类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各年涨幅维持在6%以下。

      工业消费品出现过2次大涨

      知情人士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本市在计划经济为主时期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不变。1982年起,中央分批放开部分小商品价格;1986年,自行车、电视、洗衣机、收音机等七种消费品价格放开,进一步拉开了商品品质差价,实行企业定价。”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几年间,上海工业消费品价格经历快速上升,其中,1988年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3.9%,涨幅达近40年来点。

      1997-2004年,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技术进步、引入外资、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引入充分竞争机制等改革措施显著提高了我国生产水平,商品供应能力大幅提高,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工业消费品生产供给能力远大于需求,供大于求的格局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这一时期,上海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年度同比持续保持降势。2004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和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工业消费品价格受生产要素、上游原材料成本约束愈发明显,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工业消费品价格再次走高,2008年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同比上涨8.3%,创下了近20年来的又一个新高。不过,近年来,随着工业消费品市场供求更趋平衡,价格年均涨幅均保持在4%以下。

      近5年教育价格年均上升3.2%

      报告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政策引领下,社会资本逐步开始进入教育领域。2015年末,随着《教育法》的修订,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的法律障碍被扫除,2016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完成,营利性民办学校实行市场调节价,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按市场化方向改革。政策利好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相关教育收费也水涨船高。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升级提高,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服务需求愈加凸显。政策导向、需求高涨和成本走高推动下,教育价格持续刚性上升。

      数据显示,2002-2011年,教育价格较为平稳,年均涨幅1.7%。2012-2017年,全市教育价格涨速加快,年均涨幅达3.2%。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