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从“邪恶的化身”到“丰收之神”,土豆都经历了哪些事?
现在,营养丰富的土豆早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而且还得到了不少赞誉,譬如俄罗斯人管土豆叫“地下面包”,德国人叫“地下苹果”,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称土豆为“改变世界的作物”,她的故乡秘鲁称她为“丰收之神”。
尽管,今天土豆已是誉满天下,但她刚传播到欧洲时,却被当做“邪恶的化身”,其经历也颇为坎坷。

土豆到底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请听我给您细细道来。
16世纪中期,西班牙航海家把马铃薯带回国后,发现马铃薯开的花非常漂亮,有红的、白的、紫的、蓝的等各种颜色,远远看去色彩斑斓,非常漂亮。因此,西班牙贵族把马铃薯当做奇花异草来种植。当时,只有在宫廷花园和贵族的庭院中才能看到马铃薯花。
马铃薯刚传入欧洲时,保守的教派人士指责马铃薯是邪恶的化身,认为吃马铃薯会得各种疾病,他们的理由是《圣经》里没有提到过这种作物。
法国人安托万•奥古斯丁•帕门蒂尔是一名药剂师,他在“七年战争”中被普鲁士军队俘虏。做战俘期间,帕门蒂尔只能靠吃土豆生存。没想到,单一的土豆让他保持了健康的体魄,那些当时欧洲流传的关于土豆致病的谣言不攻自破。同时,帕门蒂尔认识到了土豆的各种好处,并开启了他大力推广土豆的一生。
1724年,24岁的瑞典人爱娃•拉嘎丹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详细介绍了马铃薯酿造烧酒的办法。凭借这篇文章,爱娃•拉嘎丹成为了瑞典历史上首位皇家科学院的女院士。1725年,瑞典商业协会大力推进马铃薯种植,理由是马铃薯可以酿造烧酒。
1860年的冬天,比利时的穷人钓不到鱼,吃不到肉,就把土豆削成鱼的形状以求“画饼充饥”,没想到油炸过的土豆条金黄酥脆,外焦里嫩,一下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就这样,风靡世界的薯条诞生了。
1853年的,美国纽约州萨拉托加普林斯镇“半月饭店”烹制的菜肴遭到了顾客的指责,客人嫌马铃薯片切的太厚,要求退回厨房。主厨收到退回的菜肴后,为了向客人表达不满情绪,把马铃薯切成了像纸一样的薄片,然后放到锅中油炸,出锅后将一些调料洒在上面便端给了客人。没想到这位客人一口气把炸薯片全吃完了,并对其赞不绝口。偶然之间,伟大的薯片诞生了。
1959年,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访问匈牙利时在一次群众集会上的讲话中说,到了共产主义,匈牙利人民就可以经常吃“古拉希”了。“古拉希”是匈牙利家常名菜——土豆烧牛肉,即把牛肉、土豆加上红辣椒和其他调料用小陶罐子炖得烂熟,然后浇在米饭上吃。1965年,毛主席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写道:“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是对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土豆烧牛肉”的讽刺。
今天,土豆这一来自南美山区的根茎类作物,已经深刻影响着世界饮食。也毋庸置疑,在人类与饥饿的较量中,土豆是印第安人送给世界的礼物。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