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名企关注 > 旅游旺季生意不旺 全聚德遭遇“老年危机”?

    2018-07-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19日晚间,全聚德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从业绩数据来看,全聚德2018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微增长,而业绩微增长的背后,则是公司严控成本的结果。

           一直以来,全聚德三个字几乎就是“北京烤鸭”的代名词,也是外地游客到京旅游就餐的必选餐厅。

           然而,随着新生代消费人群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各类新兴烤鸭门店的崛起,同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全聚德危机也随之而来。

           7月19日晚间,全聚德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从业绩数据来看,全聚德2018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微增长,而业绩微增长的背后,则是公司严控成本的结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拥有154年历史的全聚德似乎遇上了“老年危机”。

           旅游旺季 人流量不“旺”

           时下,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全聚德的生意如何?

           7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全聚德北京什刹海店以及王府井店,然而,在旅游旺季,全聚德的人流量并不“旺”。

           《证券日报》记者首先来到了全聚德北京什刹海店,正值就餐时间,在餐厅门口,记者发现,门口等位的人数大概在20人左右。在记者询问服务员是否有空位时,全聚德北京什刹海店店员告诉记者,“两位的话,是有空位的,大桌要等候几桌。”

           在全聚德门口的十分钟内,也仅仅来了两批客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在餐厅内发现,有几张小桌空着,而大桌几乎都坐满了顾客。

           而另一家王府井店门口,并没有出现排队等位的情况,餐厅内空桌也较多。

           从《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几家全聚德门店看来,虽然正值旅游旺季,但全聚德人流量并不算的上特别火爆。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全聚德这样的各地游客访京必去的饭店,旅游旺季的营收要比其它的月份高一些,然而,从现场来看,似乎并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聚德从2013年开始业绩就不断下滑。归根结底,是近些年来,全聚德的口碑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火爆了。

     

           根据全聚德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76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68.97万元,同比增长1.16%。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全聚德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严控成本费用,着力提质增效,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16%。

           业绩增长乏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全聚德的业绩并未有亮点,且增长乏力。

           2017年,全聚德的营业收入为18.6亿元,比2016年同期微增0.72%,而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了2.57%。

           作为拥有154年历史的中国老字号烤鸭品牌,全聚德业绩放缓的同时,“全聚德才是正宗的北京烤鸭”的认知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淡化。

           有前来北京游玩的游客就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来北京是一定要吃北京烤鸭的,但是在大众点评上看到全聚德的评价并不好,环境也很普通,还是挑选其它的烤鸭店吧,有几家烤鸭店的评价还不错。”

           对于全聚德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朱丹蓬将其归咎于三点:“是品牌的老化,第二是产品缺乏创新,没有升级。第三是中国网红类餐饮越来越多,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

           也就是说,以鸭子为卖点的全聚德正面临客人被其它烤鸭店分流的难题。

           7月22日,《证券日报》在走访全聚德的同时,也走访了另一家较有名气的大董烤鸭店。虽然是针对中高端消费人群,但在游客密集的王府井地区,大董烤鸭店还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记者到达店内时已是晚上21时,不过虽然已过了饭点,但店内也只有少数空桌,也有客人前来用餐。大董烤鸭店的店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每天在六点到八点,排队的人数会比较多,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七八十桌等位。

           同样,本报记者在马甸便宜坊烤鸭店,看到的景象是排位等候的客人络绎不绝。

           业绩增长乏力,作为百年品牌,全聚德如何化解当前的危机?让这家百年品牌继续走得更远?成为新高管团队思考的问题。

           “目前让全聚德去创新,几乎没什么可能。现在的全聚德,更多的是要去利用它的品牌优势,把产品品质做好;利用资本的力量,去并购一些优质的板块,这才是解决之道。”朱丹蓬如是说。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