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食用油新国标GB2716—2018出台 调和油配比不明乱象有望终结
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食用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它再珍贵的食材都很难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这么多年来食用油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如随意勾兑、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等,因此社会各界一直期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对此做出新动作。
喜大普奔,《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GB2716—2018)》终于在今年6月21日出台,并将于今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伴随着新国标GB2716—2018的出台,调和油配方将要求公开,食用油行业的“整风”运动也会随即展开。
我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用油中仅调和油销量就高达四五百万吨。事实上,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以一定的比例科学调配而成的食用油,它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而且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一直以来,在超市或电商平台上,占据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各品牌调和油让广大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
目前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价格也是高低不一,比如橄榄调和油就比玉米调和油的价格高出很多,但高价真的就意味着高质量吗?调查发现大部分食用调和油都是在大豆油或者菜籽油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花生油、橄榄油等较贵的油种。由于国标的缺失,各大商家就一直以模糊的标注和名称示众,让消费者根本无法了解调和油里各种油的具体比例,其实细心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会发现现在很多调和油的配料表只能看到配料的名称,而不能看到各配料的具体含量。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多年来食用调和油可供选用的标准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92-1998,但是此标准并没有涉及油料配比和营养标识问题。虽然2013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该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其中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让调和油行业乱象有所改善,但实际生活中上我们还很难在调和油标签上找到其具体配方比例。
此次出台的新国标是基于十多年来的大量基础性检验检测和评估的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新标准,对终结调和油行业乱象将发挥巨大作用。它将老国标中《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合并在一起,并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进行整合修订。并且它对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和命名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鼓励在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更令人兴奋的是,像中储粮等企业已率先公开其产品的原料配比,给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