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食用油新国标GB2716—2018出台 调和油配比不明乱象有望终结
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食用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它再珍贵的食材都很难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这么多年来食用油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如随意勾兑、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等,因此社会各界一直期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对此做出新动作。

喜大普奔,《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GB2716—2018)》终于在今年6月21日出台,并将于今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伴随着新国标GB2716—2018的出台,调和油配方将要求公开,食用油行业的“整风”运动也会随即展开。
我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用油中仅调和油销量就高达四五百万吨。事实上,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以一定的比例科学调配而成的食用油,它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而且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一直以来,在超市或电商平台上,占据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各品牌调和油让广大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
目前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价格也是高低不一,比如橄榄调和油就比玉米调和油的价格高出很多,但高价真的就意味着高质量吗?调查发现大部分食用调和油都是在大豆油或者菜籽油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花生油、橄榄油等较贵的油种。由于国标的缺失,各大商家就一直以模糊的标注和名称示众,让消费者根本无法了解调和油里各种油的具体比例,其实细心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会发现现在很多调和油的配料表只能看到配料的名称,而不能看到各配料的具体含量。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多年来食用调和油可供选用的标准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92-1998,但是此标准并没有涉及油料配比和营养标识问题。虽然2013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该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其中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让调和油行业乱象有所改善,但实际生活中上我们还很难在调和油标签上找到其具体配方比例。
此次出台的新国标是基于十多年来的大量基础性检验检测和评估的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新标准,对终结调和油行业乱象将发挥巨大作用。它将老国标中《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合并在一起,并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进行整合修订。并且它对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和命名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鼓励在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更令人兴奋的是,像中储粮等企业已率先公开其产品的原料配比,给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