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吃鸡蛋:需要知道的十个细节
关于吃蛋类(以鸡蛋为代表)的科普已经非常多了,刚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做了汇总,给出了非常全面的建议。对此,笔者也总结了一下吃鸡蛋“十不要”:
1.不要丢弃蛋黄。因为蛋黄是不折不扣的营养宝库,富含优质蛋白、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钙、铁、锌等营养素,其整体营养价值远超蛋清,是蛋类营养的精髓。蛋黄中含有较多胆固醇,一个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达280多毫克,但不足为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都取消了之前的饮食胆固醇限量(300毫克/天),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饮食胆固醇多一些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
2.不要吃太多鸡蛋。虽然一般人群每天吃1个或多个鸡蛋不会导致心血管病或糖尿病风险增加。但像其他任何食物一样,鸡蛋虽好也不要吃太多。在其他食物(奶类、肉类和鱼虾)都正常摄入的情况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不要超过7个。当然,如果食谱中奶类、肉类和鱼虾摄入不足,可以多吃鸡蛋代替一部分。
3.不要吃生鸡蛋或喝生鸡蛋清。生鸡蛋清不容易消化,还含有不利于蛋白质和生物素(一种维生素)消化吸收的物质,再说也不卫生,容易受细菌污染。
4.不要煮过火或煎过火。煮鸡蛋或煎鸡蛋都是最常见的吃蛋方式,切记不要过火。煮蛋一般在水烧开后小火继续煮5、6分钟即可,煮时间过长会使蛋白质过分凝固,影响消化吸收。煎蛋时火不宜太大,时间不宜太长,否则鸡蛋变硬变韧,影响消化吸收。
5. 不要在室温下存放鸡蛋。鸡蛋在室温下(20℃~30℃)存放,相当于在冰箱放一周,所以鸡蛋应该冷藏。购买鸡蛋时要看标签,一周以内的鸡蛋品质。
6. 不要用鸡蛋代替补铁。鸡蛋黄中铁含量堪称丰富,但很难吸收,因为蛋黄中一种叫做“卵黄高磷蛋白”的物质抑制铁吸收,蛋黄中铁的吸收率只有3%。所以蛋黄并不是婴儿添加辅食时的。
7.不要在乎鸡蛋是红皮还是白皮。鸡蛋皮颜色是一种“卟啉”物质,与鸡的品种(遗传)有关,与营养价值毫无关系。有检测数据表明,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在营养成分方面各有千秋。选购鸡蛋时,无须在意红皮还是白皮。
8.不要迷信“土鸡蛋”。土鸡是指散养的,没有专门饲料,主要以虫子、蔬菜和野草为食物的鸡。很多人都觉得“土鸡蛋”应该比养鸡场里圈养的、吃饲料的“洋鸡蛋”更好,但检测数据并不支持这种推测。比较而言,土鸡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胆固醇、钙、锌、铜、锰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烟酸、硒等略少一些,其他营养素差别不大。
9. 不要相信鸡蛋与豆浆相克的传言。大豆中的确含有不利于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只要豆浆经过充分煮开,这种物质就被破坏,不会再抑制蛋白质消化吸收。即便这种物质没有被破坏,那也不是专门针对鸡蛋,而是影响所有食物蛋白质,包括豆浆本身含有的蛋白质。
10. 不要忽视儿童鸡蛋过敏。一项针对中国3~12岁儿童的研究表明,8.4%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其中对鸡蛋过敏的人数最多,占所有过敏人群的一半以上,其他常见的致敏食物还有牛奶、海鲜、鱼等。鸡蛋过敏的人要注意看加工食品标签,有时上面会提醒含有鸡蛋或其他致敏食物。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