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我科学家获得新型水稻雄性不育材料
24日,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漆小泉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水稻萜类代谢调控新型湿敏雄性不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获得的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成为继我国早期发现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之后又一新型的条件雄性不育材料。
“水稻雄性不育系是一类特殊的水稻材料,其自身花器官的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接受后者的花粉),得出的种子下代种子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杂交稻种子,也就是农民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种子。”漆小泉说。
研究花粉包被的形成机制,有望发现作物杂交育种和制种所需的优良雄性不育材料。该研究团队在最近研究中就发现水稻三萜合酶(OsOSC12/OsPTS1)催化2,3-环氧鲨烯产生一种二环三萜化合物“禾谷绒毡醇”。
漆小泉说,缺失三萜合酶功能的水稻植株(突变体)所产生的花粉粒,其花粉包被的组成成分明显减少,花粉粒得不到有效保护而迅速失水,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表现为不育,而在湿度高于80%的环境中则表现为完全可育,是一种新型的湿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材料。研究表明,三萜合酶在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光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新发现的湿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只受扬花期环境湿度的影响,可在夏季干旱少雨的地区配制杂种,从而突破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地域限制。”该团队成员薛哲勇副研究员介绍。
此外,研究发现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望获得小麦、玉米、大麦等禾本科作物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据悉,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柠檬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和稳定性。柠檬酸钠以其天然、安全、高效及多功能性,在食品加工、医药、日化及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一水柠檬酸是一种白色结晶状酸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酸味和缓冲能力。一水柠檬酸以其天然、安全和高纯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及工业领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原料。
无水柠檬酸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状物质,具有良好的酸味和缓冲能力。无水柠檬酸因其高纯度、易溶解及稳定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及日化等行业,是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原料。
蔓越莓粉是由新鲜蔓越莓经过清洗、浓缩和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保留了蔓越莓中的天然活性成分。蔓越莓粉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菌、抗氧化和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饮料行业。
金枪鱼油是从深海金枪鱼中提取的天然油脂,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DHA和EPA等多种活性成分。金枪鱼油以其天然、安全及高营养价值,在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运动营养产品中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健康生活的重要营养来源。
鲨鱼软骨粉是从深海鲨鱼的软骨组织中提取的天然粉末状营养原料,富含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及多种矿物质。鲨鱼软骨粉以其天然、安全和功能性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运动营养补充剂中,成为现代关节与骨骼保健的重要成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