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我科学家获得新型水稻雄性不育材料
24日,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漆小泉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水稻萜类代谢调控新型湿敏雄性不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获得的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成为继我国早期发现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之后又一新型的条件雄性不育材料。
“水稻雄性不育系是一类特殊的水稻材料,其自身花器官的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水稻雄性不育系与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接受后者的花粉),得出的种子下代种子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杂交稻种子,也就是农民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种子。”漆小泉说。
研究花粉包被的形成机制,有望发现作物杂交育种和制种所需的优良雄性不育材料。该研究团队在最近研究中就发现水稻三萜合酶(OsOSC12/OsPTS1)催化2,3-环氧鲨烯产生一种二环三萜化合物“禾谷绒毡醇”。
漆小泉说,缺失三萜合酶功能的水稻植株(突变体)所产生的花粉粒,其花粉包被的组成成分明显减少,花粉粒得不到有效保护而迅速失水,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表现为不育,而在湿度高于80%的环境中则表现为完全可育,是一种新型的湿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材料。研究表明,三萜合酶在水稻花粉包被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光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新发现的湿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只受扬花期环境湿度的影响,可在夏季干旱少雨的地区配制杂种,从而突破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地域限制。”该团队成员薛哲勇副研究员介绍。
此外,研究发现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望获得小麦、玉米、大麦等禾本科作物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据悉,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