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淀粉和薯业 > 马铃薯食用在我国有哪些发展和应用?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俗称土豆,又叫洋芋、香芋、地蛋、山药蛋。马铃薯原产南美洲,在南美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在古代南美洲印第安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的丰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因此,印第安人把马铃薯尊奉为"丰收之神"。马铃薯于明末(17世纪)传入我国,最初引种到京、津和山东栽培,以后推广到内蒙。

【马铃薯】
公元1848年吴其浚著书,对马铃薯的植物学性状有详细的描述:"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密长圆形状不一。根多白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臛煨灼,无不宜之。山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尤硕大,闻终南山氓,种植尤繁,富者岁收数百石。20世纪以来,马铃薯在我国很多地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了。自从马铃薯在明代传入我国栽培后,推广上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由于它的退化而产生的种薯问题。在生产实践中,我国人民很早就总结出二季作的经验,就是采用一年春夏两次播种措施来解决种薯问题;因为春作留种,夏作的薯块形成时期正好是秋凉季候,适宜块根发育生长。这个方法在苏联也曾被提出过,并在生产上推广,但从发现保持马铃薯不退化的意义上看,苏联要比我国晚得多。
马铃薯营养十分丰富,它的块茎里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柠檬酸等多种物质。马铃薯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以作为主食,可以做馒头和面包,还可以加工制成多种美味的副食品。我国广东潮阳县用马铃薯制做的粉丝,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马铃薯也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