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是广西特产中药。它在桂北地区被作为经济作物大量栽培,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罗汉果在广西民间的药用历史已有300 多年,本世纪60 年代才开始对它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逐渐受到重视。罗汉果性凉、味甘、无毒,有润肺止咳、凉血滑肠之功效,可用于多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目前以它作为止咳祛痰剂的单、复方中成药有十余种,并且还不断有新产品推出。
【罗汉果】
罗汉果,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它是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罗汉果植物学名"光果木鳖",最早(1941 年)对罗汉果进行鉴别的美国人将它划归葫芦科苦瓜属;1979 年,英国植物学家认为它应当划归于赤属 ;1980 年,吸收中国学者意见,依据它的植物形态特征,将它所属的罗汉果亚属独立成为一个新属罗汉果属。
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两广、贵州、江西、湖南南部等地区,通常生长在山间阴湿、风凉地带,同属植物共有7 种,我国有4 种,其中2 种入药:罗汉果、翅子罗汉果,这两种植物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有相近的功效。药用罗汉果主要是广西产品种。根据它的果实形状和产地的不同,分为多种园艺品种,主要有:长滩果、拉江果、冬瓜果、青皮果等。传统上认为人工栽培品种的药效较野生品种为好,而在栽培品种中又以果形为长圆形,产于永福县长滩山区的长滩果为。罗汉果的果实在秋季成熟,通常采下后放置10 d 左右,再以50~70 ℃温度烘烤5~6 d,果皮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敲之有响声即可。
2月1日,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漯河市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内外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漯河,围绕所研究领域以及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发展作报告,共商发展大计。
在中国酱卤行业知名品牌煌上煌产业基地内,藏着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煌上煌酱卤博物馆。近年来,煌上煌以传承酱卤文化为己任,大力弘扬酱卤工匠精 神,始终坚信文化的力量,不断强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努力为推动江西省赣鄱饮食文化研究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喝汾酒,过春节,前“兔”似锦。新春佳节之际,汾酒与消费者以有爱、有趣的互动方式,共同迎接兔年的到来。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