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食品添加剂领域“中国制造”后来居上
2018年3月19日,在北京培黎论坛上,“品质消费中国行。好食源在中国”活动主办方消费者报告透露了针对羟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为食品中主要添加成份)的检测情况。
本次论坛参与者包括来自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添加剂上下游企业、权威检测机构、行业专家等数十名代表。
中国企业仅仅在20年前开始接触CMC生产,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CMC生产与消费国。“令人感到可喜的是,本次对包括洋品牌在内六个厂家的CMC进行对比检测,中国企业最终拔得头筹。”消费者报告创始人王晓林表示,“我国在2017年正式实施新的CMC国家标准,此标准对安全的要求甚至超过了美国现有标准,值此美国针对中国食品添加剂产品不断发动反倾销之际,此项检测确实对中国制造提升形象有着积级意义”。
本次检测着重针对砷、铅、乙醇酸钠等关系人体健康的安全指标进行检测,被检测企业囊括了中国CMC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六的企业,检测由消费者报告、CEC消费者体验中心、北京培黎食品药品安全培训中心联合发起,由消费者报告制定检测方案,由国际知名检测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实施方案执行,历时三个月得出前述结果。
2018年“品质消费中国行。好食源在中国活动”,在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起,旨在寻找让消费者更放心的好食品(包括食品原材料)的全民参与活动。
据悉,此次CMC检测结果包括排名情况,近期将向社会公开。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