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电解质饮料的新增长点:临床补液
电解质饮料是一种富含水溶性化合物的水饮料,该饮料可补充人体新城代谢的消耗。电解质成分主要有钾离子、钠离子、柠檬酸根离子、氯离子、葡糖糖等。主要特点是可快速补充人体水分的消耗、快速缓解疲劳,并提供机体能量。
电解质饮料目前主要出现在运动饮料市场,主要是针对运动后需要补液人群。随着消费者运动保健意识的加强,越来越注重运动后自身水分的补充,而市场上的补液饮料品类和品牌也与日俱增。目前主要有佳得乐、农夫“尖叫”、宝矿力水特、脉动、三得利等补液产品。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肠内营养学的发展,临床人群补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据临床数据报道,以儿童为例,尽管口服补液疗法治疗急性腹泻获得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剂型腹泻仍然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自从1978年WHO和UNICEF采用口服补液盐作为治疗脱水的疗法后,5岁以下儿童剂型腹泻的死亡人数每年从450万下降到180万。该法尽管在国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在中国急性腹泻领域该补液营养支持法仍然是空白。
人体的60%由水构成,但是单纯的补水不能改善脱水状态,还可能家中患者体内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有引起“水中毒”的风险,导致肌肉痉挛、昏睡等症状,尤其是呕吐、腹泻、发汗等临床人群,更易造成细胞内外的水和电解质不同程度的丢失,产生一系列的脱水症状。
随着中国大健康战略的实施和医院营养科的建设,临床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中特别将电解质配方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归为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一类,该规定强调了电解质配方的临床重要性和可进医院销售的许可。
据智研咨询,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达到33.7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0.12%。但这仅仅是起步阶段。中国拥有全球的特医食品消费市场,预计5-10年特医食品市场将超过6000亿规模,可谓蓝海市场,而电解质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产品出现,而腹泻和呕吐又是临床常见的主要症状和并发症,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可谓蓝海中的蓝海。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