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养生产品中的“黑马”——膏滋
一、什么是膏滋
膏滋属于内服类膏方,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8种剂型之一。
传统的膏滋是用中药加水煎煮后滤渣,将药液浓缩,再加蜂蜜或糖等辅剂而成的膏状剂型,是由汤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因此,从概念上说,膏滋只是一种剂型的名称,类似于饮料、口服液、胶囊等。
传统膏滋的主要特点就是重用补益药,注重滋补,配方原料有补有泻、有升有降、有容有通。膏滋剂或调和阴阳,或益气养血,或活血化瘀,或疏肝理气,或镇静安神,或健脾益肾等,以达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功效,是很好的进补佳品。
二、膏滋的历史
膏滋药历史悠久,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即有煎膏的论述,唐宋时期已十分常见。唐代的《新修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洪景严》、《洪氏集验方》等著作中载有多首膏方,如“杏仁煎”、“地黄煎”、“枸杞煎”、“琼玉膏”等;明清以来,膏方应用更为广泛,“膏滋”、“膏”成为膏方的专有名词,而“煎”仅指汤剂,代表有李时珍的益母草膏、张景岳的两仪膏、王肯堂的参术膏、张路的二冬膏,何炫的坤髓膏、卫生膏等,另有《摄生秘旨》中的杞圆膏、《医方集解》的龟鹿二仙膏。
近现代以来,膏方发展迅速,同仁堂、胡庆余堂、童涵春堂等老字号中药店均有自制的膏滋方,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首乌延寿膏等。著名的中医专家也在膏方的制作和应用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形成了很多膏方的专门著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膏方养生保健和调治疾病,江、广、浙、沪等发达地区的各大医院及较大的中药店均开设有膏方门诊,定期举办膏方节。
三、如何制作膏滋
膏方以饮片为主处方备用,(1)先将饮片冷水充分浸泡;(2)煎煮提取,传统需过滤除渣,留澄清液备用,现代很多膏滋会保留原料全部成分,以呈现更好的风味和口感;(3)浓缩收膏,将冰糖或蜂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加加搅,再度浓缩,直至收膏。若要加胶类(阿胶、龟版胶、鹿角胶等)时,应先在浸饮片时,同时在另容器内把胶放入加半斤酒溶化,煎药时可先蒸化备用。当浓缩液加入冰糖或蜂蜜后,稍搅拌收膏药中即可把备用的胶倒入,边加边搅,直至收膏。
四、膏滋的质量要求
膏滋的收膏要求是当搅拌棒上的膏汁下滴时成一条线时(相拟拔丝),或把膏汁滴入冷水中成珠状时,即可离火。
药用膏滋外观质量要求为:成品膏方中应无糖的结晶析出现象,气味无焦臭味、异味,膏滋应细腻,黑润而有光泽,有药物的清香味,而且膏体稠厚适中、呈半固体状态。传统描述为“色黑如漆,光亮如镜”。
五、膏滋的保存
由于膏方含有丰富的营养,正确保存膏方非常重要。存放膏滋药的容器以搪瓷、瓷瓶为主,不可用铝锅、铁锅等。膏滋保存时需要注意防潮防霉变,一般需要在冰箱内低温保存,每次开盖食用的时间要短,避免污染。
作者简介:王恒禹,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硕士,现就职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创新研发中心),从事功能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