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壳寡糖的生理活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而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也备受瞩目,旨在为深度研究壳寡糖的生理活性提供借鉴。壳寡糖在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酶解法、物理法和电化学法。
【壳寡糖】
化学降解法主要是采用合适化学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有限降解而得到壳寡糖。该法操作简单,但降解产物质量分布宽,分离纯化降解产物有一定难度,消耗试剂大和后处理较复杂。目前,化学降解法降解壳聚糖的主要方法是酸水解法和氧化降解法。酸水解法指的是壳聚糖在HF、HCl、H2SO4、草酸、乙酸等酸性试剂中发生程度较为强烈的水解后,其糖苷键断裂、链长变短,从而获得低分子量的壳聚糖。酸水解法存在反应剧烈,引入的强酸试剂造成设备腐蚀,降解产物活性低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研究者采用反应条件较为温和的氧化降解法在一定程度解决该类问题。氧化降解法降解壳聚糖主要使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亚硝酸钠、次氯酸钠、过硼酸钠等,其中,过氧化氢降解法具有对环境污染小、产物得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从过氧化氢制备聚合度为6~8 的壳寡糖的研究工艺中发现产物得率提高,达到62.17%,且平均聚合度为6.87。郑必胜等发现壳聚糖在过氧化氢降解的工艺中,条件下完全降解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 以下,结构单元聚合度在10 以下。过氧化氢降解法反应见效快,降解产物活性高,因此,深入研究过氧化氢降解法的工艺为制备工业所需要的活性壳寡糖提供参考。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