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壳寡糖的生理活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而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也备受瞩目,旨在为深度研究壳寡糖的生理活性提供借鉴。壳寡糖在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法、酶解法、物理法和电化学法。
【壳寡糖】
化学降解法主要是采用合适化学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有限降解而得到壳寡糖。该法操作简单,但降解产物质量分布宽,分离纯化降解产物有一定难度,消耗试剂大和后处理较复杂。目前,化学降解法降解壳聚糖的主要方法是酸水解法和氧化降解法。酸水解法指的是壳聚糖在HF、HCl、H2SO4、草酸、乙酸等酸性试剂中发生程度较为强烈的水解后,其糖苷键断裂、链长变短,从而获得低分子量的壳聚糖。酸水解法存在反应剧烈,引入的强酸试剂造成设备腐蚀,降解产物活性低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研究者采用反应条件较为温和的氧化降解法在一定程度解决该类问题。氧化降解法降解壳聚糖主要使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亚硝酸钠、次氯酸钠、过硼酸钠等,其中,过氧化氢降解法具有对环境污染小、产物得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从过氧化氢制备聚合度为6~8 的壳寡糖的研究工艺中发现产物得率提高,达到62.17%,且平均聚合度为6.87。郑必胜等发现壳聚糖在过氧化氢降解的工艺中,条件下完全降解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 以下,结构单元聚合度在10 以下。过氧化氢降解法反应见效快,降解产物活性高,因此,深入研究过氧化氢降解法的工艺为制备工业所需要的活性壳寡糖提供参考。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