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名企关注 > 零糖零能量零负担,全新健康版雪碧上市
去年,可口可乐在日本推出了一款白色包装的可口可乐 plus,零糖分零卡路里,不仅健康,还号称能减脂!根据官方介绍,这款可乐是公司花了6年的时间研发而成。其实之前可口可乐也推出过零度可乐等不含糖的碳酸饮料,但这款Coca Cola Plus特别之处就在于,不仅保留了可口可乐原有的口味以及0卡路里的特色,每470ml内更加入了5g水溶性膳食纤维。据了解,这种物质有助于减少餐后血液中中性脂肪的上升,并减少脂肪吸收。换句话说,你要是在餐后来上一瓶这样的可乐,理论上是能减肥的。在日本推出后,这瓶可乐在全世界都火了!在ins上,各种达人、博主还有可乐爱好者都在疯狂地晒出对这款可乐的爱!饮料届的新一代“网红”就此诞生。
而因为这款可乐的成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推出了新品——雪碧纤维+。
零糖零能量的雪碧升级版
所谓的“纤维”来自一种叫“抗性糊精”的成分。这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让人产生一定饱腹感。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可口可乐有底气把“每瓶含有相当于 2 个苹果的膳食纤维”印在瓶身上。雪碧纤维+不含糖,采用的甜味剂是阿斯巴甜。很明显,它走的是健康饮料的路线。
雪碧纤维+在全家的售价是 5 元(500 ml)。相比之下,600 ml 普通雪碧价格为 3.8 元。这款产品在可口可乐的天猫旗舰店 6 瓶组合也要 29 元(目前是特价,原价标注的是36元)。
雪碧纤维+已经开始在全国铺货了,它出现在了上海的部分全家、成都的伊藤洋华堂和 711 便利店等。湖南、贵州、辽宁等地也已于 3 月初陆续上市。在今年的春季糖酒会,可口可乐表示将重点推广“雪碧纤维+”。
可口可乐开打健康牌
根据可口可乐 2017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简报,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20%,全年减少了 15%,主要是因为剥离灌装业务的缘故。但各项利润也有所下降。财报中提到因为产品组合在大中华区面临压力,销量下降了 1%。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可乐并不是一款健康的饮料,长期饮用过量的可乐,能够导致肥胖和蛀牙。“儿童和成年人,每日糖分的摄入量都不要超过50g,25g左右为佳,但是一瓶可乐(500ml)就有50g了”。
实际上,可口可乐每年在广告上的费用动辄几十亿美元,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在著名的4A原则(Available,Affordable,Acceptable,Activation)影响下,可乐倾向于用低售价保证销量的化。对此,中国的消费者或许有感,10年期间,物价上涨,唯独可乐没有涨价。
不过,稍微有一点自制力的人,都会下意识地控制饮用可乐。如今市场上的可替代品实在太多了。可乐类碳酸饮料销量的下降是大趋势。而鉴于目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该类市场可乐依旧畅销。越发达的地区,可口可乐卖得越不好;越重视健康,就会越远离‘糖水’。因此,如何改善产品结构,推出更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产品已是关键。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