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开春第一鲜,尝鲜无不道春笋
尝鲜无不道春笋
江南自古多竹,尤其是清明前后,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竹笋便“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这也是一年之中较佳的食笋季节。春笋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味佳肴,它不仅脆嫩爽口,还鲜美无比,被誉为蔬中珍品,更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美誉。
我国食笋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可追溯到周朝,那时竹笋就已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宋代赞宁曾专门编了一部《笋谱》,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品种的竹笋,还记述了多种竹笋采挖和烹食方法。清代戏曲家李渔将竹笋评为“蔬食第一品”,并赞之:“凡食中无论荤素,皆用竹笋调味,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要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煮笋》诗中称:“岭南市裹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带雨属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新甘露。可煨可脍最可羹,绕齿簌簌冰雪声,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就曾赞叹“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他的评竹论笋的诗文中,较为精辟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顿顿食笋莫食肉
春笋是一种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超级食物,基本无化学、农药等污染,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人天然饮食和健康需求的蔬菜。这种营养结构也决定了春笋是“三高”等慢性病人群及体重超标者较理想的食物之一,因此非常受到健康饮食者的喜爱。
另外,现代研究也发现,春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还有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多糖类物质。其中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高一倍多,且蛋白质比较优越(含有16~18 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赖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都在其中。
化痰下气,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春笋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利二便”。江浙民间还以虫蛀之笋(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病症。《草本纲目拾遗》载春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随息居饮食谱》载:“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现代医学临床实践证实,小儿患麻疹的时候,可喝嫩笋尖做的汤,使麻疹出透,缩短病期;用春笋熬粥,还对久泻形成的脱肛有很好的疗效。
春笋采后变化多
采后春笋虽然仍是一个活体,但由于缺少外界养分的补充,笋体中的营养物质在贮藏期间会不断被消耗。春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总糖、Vc含量等均会发生逐步降解,但粗纤维含量却逐渐上升,导致采后春笋质地老化,食用感官品质迅速下降。
研究发现,春笋中的蛋白质在贮藏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和分解,蛋白质总量呈下降趋势,春笋的粗纤维含量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Vc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却呈下降趋势。常温下春笋中的还原糖量要低于低温贮藏的春笋,春笋在贮藏初期,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有所下降,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淀粉和纤维素等多糖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大量水解,总糖和还原糖的量又开始增加,为正常的生理代谢提供了能量。
天然保健食品
食用竹笋可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更新,降低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因此,竹笋是颇具营养价值的天然低脂、低热量食用植物,这些特点和特征迎合了当今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追求,因此春笋有“天然保健食品”的美誉,成为现代人日常家庭和养生餐馆的热门养生滋补食材。
作者简介:
Martin.Yu,食品科技工作者、营养师,长期负责特殊食品研发工作,主要方向为:FSMP、益生菌、特膳食品。
随着立春一过,各地新鲜的春笋纷纷抢“鲜”上市,成为时令春菜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借力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的产后深加工,使春笋改头换面走向全国各地市场,也是拓宽这一农产品消费路径的重要方向。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连续输送设备。螺旋输送机利用旋转的螺旋叶片推动物料沿着固定的槽体进行输送,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和运行平稳等特点。凭借这些优势,螺旋输送机在粮食、建材、化工、环保等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沙棘果粉固体饮料是一种以沙棘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功能性饮品粉末。沙棘果粉固体饮料富含天然维生素C、类黄酮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是现代健康饮食中受欢迎的产品。
代餐奶昔是一种以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营养饮品。代餐奶昔能够提供日常所需的均衡营养,同时满足快速膳食替代需求,是现代健康管理和减重人群常选的营养方案。
益生菌酵素粉是一种融合了益生菌与多种酶制剂的复合营养粉。益生菌酵素粉能够为肠道提供活性益生菌,同时通过酶的作用改善食物消化吸收,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
小分子复合肽是由多种优质蛋白质通过酶解技术制成的低分子量活性肽产品。小分子复合肽具有分子量小、易吸收的特点,可为人体提供高效的氨基酸补充,成为现代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