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食品产业绿色转型需多措并举
据统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来源于食品行业,做好食品产业的绿色转型工作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绿色”趋势蔚然成风,各种低碳创新实践层出不穷,低碳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但我国食品产业绿色转型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推动食品产业的进一步绿色转型,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食品产业的绿色转型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要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合作和交流机制,实现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推动。
食品产业的绿色转型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系统梳理食品领域相关重大科技需求,并大力引导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成研发一批绿色生产技术,补齐食品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短板。鼓励支持食品企业自主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低碳食品技术转移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低碳食品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有效机制。
要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促进食品企业围绕“双碳”目标进行技术改造、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鼓励支持设置食品专业院校、重要食品企业等主体加快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水平高、支撑力强的低碳食品生产新技术。探索建设与低碳食品相关科技成果相配套的推广机制,打造全方位全链条的科技支撑低碳食品运行模式,把“锁在柜子里”的科技成果释放出来。加强食品产业碳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指标、关键参数,探索构建食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消费者引导,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让消费成为食品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
食品产业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要将“双碳”理念融入食品产业,持续推动食品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食品产业拥有万亿级市场规模,被称为稳定的“日不落”行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0.4%、10.8%,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桑叶粉固体饮料是一种以优质桑叶为原料制成的健康饮品,经过干燥、粉碎及加工制成易溶解的固体饮料形式。桑叶粉固体饮料保留了桑叶的天然营养成分,如多种氨基酸、黄酮及矿物质,为日常健康饮用提供便利和营养支持。
高膳西梅饮是一种以西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饮品,富含膳食纤维、天然果酸及多种维生素。高膳西梅饮通过现代加工工艺保留西梅的营养成分,同时改善口感,使其成为促进肠道健康、辅助消化的理想饮品。
无乳糖全脂奶粉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去除乳糖的全脂奶粉,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及追求健康营养的人群。无乳糖全脂奶粉在保留牛奶原有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降低乳糖带来的消化不适,是现代乳制品市场的重要产品。
全伺服包装机是一种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全自动、高精度包装操作的现代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日化产品包装。全伺服包装机凭借高速、精准和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的关键设备。
肉类加工设备是指用于屠宰、分割、绞肉、腌制及包装等肉类加工环节的各类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厂、肉类加工企业及餐饮产业链。肉类加工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卫生安全,是现代肉类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