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2023年国内蓝莓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蓝莓产业化道路未来可期
5月即将到来,智利蓝莓等进口“蓝莓季”结束,丹东、大连等国产蓝莓开始大量上市,蓝莓价格也将趋于亲民。蓝莓因酸甜可口且富含花青素,受到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蓝莓种植国产化,国内蓝莓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期。
蓝莓并非我国传统的食用水果,由于蓝莓营养丰富、价值高,我国超过27个省市商业化种植蓝莓。贵州、辽宁、山东、四川和云南是我国蓝莓的主产区,预计到2023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产量达34.72万吨,其中鲜果上市量达25万吨。
随着国产蓝莓种植业的兴起,蓝莓产量上去了,须走产业化道路,深加工需求也随之增加。据了解,在蓝莓盛产的发达国家,除少部分蓝莓果实供应鲜果市场外,其余的用于糕点、罐头、冰淇淋、婴儿食品、浓缩果汁、果酱等食品加工。从加工程度来看,大致分为主料深加工产品、辅料深加工产品、提取物深加工产品,种类比较丰富。虽然国内蓝莓的加工工业发展历史较短,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国内蓝莓深加工项目逐渐多元化,其中包括蓝莓果汁生产线、蓝莓酒生产线、蓝莓酱生产线、蓝莓干加工线等项目,也有一些蓝莓营养物质提取深加工项目在进行,开发更高附加值的栏目产品。
近年来,我国多地蓝莓种植区发力蓝莓产业链建设,引进蓝莓深加工项目,逐渐将蓝莓打造成百姓致富的“金果果”。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部分区县开始大面积种植蓝莓。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按照项目建成规模、产业建成园区、园区建成景区的要求,以5000亩蓝莓产业为基础,挖掘区域文化,打造特色民居,建成集蓝莓采摘、综合服务、果酒加工、产品展示、主题酒庄、生态观光、养颜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蓝莓小镇,从育苗、栽种、精深加工、冷链储存、休闲采摘、市场销售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蓝莓全产业链。
2022年7月,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蓝莓深加工项目,用地40亩,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超2亿元,年纳税额超320万元。
2022年12月,中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64亿元的蓝莓深加工项目落户安徽怀宁县,项目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计划建设16000平方米花 青素、叶黄素胶囊及蓝莓速溶奶茶生产车间。
在武汉蔡甸区奓山街道星光村的星光农业生态园内,270亩蓝莓花期刚过,开始挂果。2017年5月底,生态园蓝莓基地开始投资建设,今年正值盛果期。园区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游客采摘、预冷保鲜、食品加工为一体、较为完整的蓝莓产业链,年产值达3200余万元。
蓝莓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我国蓝莓加工设备企业来说也是机遇,用于鲜果筛选的分级设备,分离出卖相不好的小果进行果酱、果汁饮料等的深加工,蓝莓深加工又会涉及清洗机、杀菌机、发酵设备、灌装机、烘干机等食品加工设备。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