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牧场在建设、育种技术、饲养管理、冷链供应等环节逐步完善。按2021年的原料奶产量计算,中国前十大奶牛牧场运营商占比总市场份额的23.0%。市场分析发现,并购与新建是牧场运营商扩张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各大乳企也在不断布局上游,加强对奶源的自控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奶牛牧场前十名运营商总产奶量852.6万吨,同比增长18%,约占全国商品奶产量的1/3;与2020年相比,前十名牧场中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越秀集团、澳亚集团、首农畜牧、光明牧业6个企业的位次没有变化,圣牧高科从2020年第4位跌至第6位,乐源牧业从第6位上升至第4位,原生态牧业和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分别由2020年第11位和第12位,上升至第9位和第10位。
并购是主要扩张途径
我国规模牧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东北三处。而并购与新建,则是牧场运营商扩张的主要路径。
其中,并购无疑是一种占据奶源最简单的方法。分析中国排名前三的奶牛牧场企业,其扩张历程均为不断并购。
作为中国奶牛牧场第一的优然牧业,在2020年1月就以22.78亿元收购国内最大的奶牛育种企业赛科星,成功进军奶牛育种业务;同年10月,优然牧业又以23.1亿元收购了恒天然中国牧场旗下的两个牧场群,再次扩大牧场版图。
在扩张的同时,优然牧业也在紧密准备上市。2020年底,优然牧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1年6月,优然牧业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乳业上游第一股”。
目前,优然牧业已完成对恒天然6个中国牧场的收购,并收购了中地乳业27.16%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稳坐行业绝对龙头“宝座”。2021年,优然牧业全年营收153.46亿元,归母净利润15.58亿元。
排名第二的现代牧业,则在2021年收购了富源牧业、中元牧业100%股权,以及澳源牧业52%和宁夏阜民丰90%的股权。同时,现代牧业创新了以租代建运营模式,启动中国乳业产业园和林格尔万头牧场战略合作项目,并在新疆布局首座规模化牧场。
现代牧业为中外合资企业,于2005年在安徽成立,5年后上市港交所,是全球第一家以奶牛养殖资源上市的企业。2021年,现代牧业全年营收70.78亿元,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利润率同比大幅增长32%,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优然牧业与现代牧业分别背靠中国两大巨头乳企——伊利和蒙牛。优然牧业脱胎于伊利,目前伊利持有优然牧业40%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且连续多年一直为其最大客户。
现代牧业则一直为蒙牛提供大量高品质原奶,蒙牛旗下特仑苏、未来星等乳品原料皆源于此。同时,蒙牛也是现代牧业最大的单体股东,持有61.25%的股权。
在两大乳企的引领下,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越做越大,两家存栏合计近72万头,年产奶量424.5万吨,占据了前十名的半壁江山,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优然牧业在2021年投入运营新建牧场3个,建成后将新增11.6万头奶牛,总存栏达49.2万头;现代牧业投入新建1个牧场,建成后将新增2.8万头奶头,总存栏达36.8万头。
排名第三的越秀集团为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总部位于广州,核心产业为金融、房地产、交通基建和食品,其布局牧业主要通过旗下风行食品集团。风行乳业始于1927年,在1952年正式创立“风行牌”,是国内最早注册的乳品品牌之一。2017年8月,风行乳业以超过50%的股份收购了集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长城乳业。
2020年11月,越秀集团布局北上,以30亿元并购辉山乳业,抢占东北市场。此次并购后,越秀集团形成“南风行,北辉山”牧业板块,拥有奶牛存栏13.7万头,一跃成为行业龙头。
乐源牧业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河北,是君乐宝乳业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发展大中型现代化牧场,现有行唐、高碑店、邢台、鹿泉、徐州5个牧场。2021年,乐源牧场计划新建牧场1个,新增1万头奶牛,建成后总存栏为12万头。
近段时间正在上市的澳亚集团,共经营着10个世界级牧场,存栏10万头,平均每个牧场达万头奶牛养殖规模,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2021年,澳亚集团共生产近64万吨原料奶,营收5.22亿美元。
圣牧高科于2009年成立,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其创始团队在巴彦淖尔地区以乌兰布和沙区植草兴牧,创造了“种、养、加”一体化沙漠有机循环产业链,将200平方公里的沙漠改造为绿洲,种植了9700万棵沙生树木,建成有机草场22万亩,是国内唯一获得中国和欧盟有机标准双认证的原奶品牌。2014年,圣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有机原奶第一股。
首农畜牧是2013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旗下拥有绿荷牛业分公司、种牛科技分公司、华育种猪分公司等,业务涵盖畜禽养殖全产业链,以良种繁育为核心,致力于“做世界一流动物育种专家”。
光明牧业成立于2003年,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业务涵盖牧场管理、饲草料种植、奶牛育种、奶牛专用饲料、易耗品及托管服务,目前为国内最大的奶牛业综合服务公司之一。2021年,光明牧业新建4个智慧生态牧场,计划新增2.9万头奶牛,建成后总存栏为10.4万头。
原生态牧业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生产超优质原料奶,共有7个牧场,均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原生态牧业努力将繁殖、饲料管理及设计舒适奶牛生活环境等营运程序标准化,能持续稳定地生产质量超出欧盟原料奶质量标准的原料奶。
宁夏贺兰山奶业是宁夏农垦集团全资子公司,以良种奶牛养殖、优质牧草和鲜奶生产为主。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平吉堡奶牛场,被誉为“宁夏奶牛的摇篮”。该公司现有奶牛场14个,建立了优质苜蓿和玉米青贮基地20万亩,其标准化高产高效养殖模式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乳企为自控奶源积极布局上游
近年来,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新希望、三元食品6大头部乳企积极布局上游原奶供应,通过不断入股、并购、新建奶牛牧场,使其自控奶源比例持续提高,目前平均占比已超40%,而这也促进了我国牧场运营标准化、集约化的进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至2020年,我国奶牛的存栏量从840万头下降至615万头,但产奶量不减反增,原因是奶牛平均单产能力从每年3.76吨上涨到了5.59吨。
从长远看,乳企自控原料奶供应既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稳定自身经营的必要选择。各大头部乳企积极布局上游端,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同时,企业把控上游还能有效控制成本浮动,有利于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我国奶源短缺的现状将会持续,由于进口风险增大,掌控奶源成为乳企规避风险的首选。未来2—3年,伊利与中博农、光明与宁夏、君乐宝与家庭牧场等相关奶源合作项目完成投产后,我国乳业奶源自控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