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在线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2022薯业困局如何突破?

    2022-03-01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本文将讲几个去年马铃薯产业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借“他人之失”,攻破自己的薯业困局,同时窥探2022年的薯业形势。

    近日,有粉丝和读者留言要求对“2022年的薯业形势”做个预判。其实这种产业预判只有深耕行业的财经专家才有发言权,他们的分析才会对行业有指导意义。所以,开宗明义地讲,要做出科学的预判,笔者自认为资历、能力、段位都还不够。

     

    因此,本文讲几个去年马铃薯产业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借“他人之失”,攻破自己的薯业困局,同时窥探2022年的薯业形势。

     

    01 种薯买卖 慎之又慎

     

    薯农常说,七分种子,三分管理。

     

    能不能丰产丰收,种子的品质是核心。就如老百姓所说的,“基因”是关键。要是种子没选好,再好的栽培技术也种不出好产量。

     

    定西有家种薯公司,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强,繁育的几款种薯很受市场欢迎。谁能想到,2021年陕北成为了该公司的“滑铁卢”,不光坑了薯农,也败光了自己多年营造的声名。

     

    其实,每一款种薯对生长气候环境都有所要求。比如“陇薯7号”,审定认为: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西北一季作区的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种植。这就充分说明陇薯7号不适宜在二作区的滕州、三作区的惠州种植。

     

    尽管陕北的榆林和定西一样都是黄土高原地貌,但气候差异很大,当地夏天有40天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一个马铃薯品种不能抗高温或适应高温天气,就说明不能在陕北种植。

     

    这家种薯公司为了追求种薯销量和利润,在陕北没有做“种植试验”的情况下就大肆推广,导致数百户薯农“颗粒无收”,成为了业界的笑谈。

     

    所以,行业专家告诫薯农:新品种有风险,求新要小面积试种,摸透了它的生长特点,再进行大面积栽培。同时,也提醒种薯企业及农资销售方,坑农就是坑己,农业一年只有一季,推销要慎之又慎。

     

    02 心有不甘 赌赌行情

     

    内蒙古正蓝旗有位马铃薯种植大户,2021年在榆林某地种了1000V7。田间管理科学,产量每亩达到了4.5吨以上。沙地马铃薯颜色鲜亮,薯型美观,是优质的商品薯。

     

    当年8月底开圈收获,在地头客户出价0.65/斤。他觉得这么好的鲜薯六毛五卖有点舍不得。于是,在地头他只卖了一千多吨用于资金周转,剩余的近三千吨全部入库等价。

     

    910日,大面积的收获并未迎来商品薯的高价,反而价格一路走低。这时候如果他及时出库销售,虽然没有当时在地头直接出售利润高,但总体还会盈利。但他心里还想赌行情,想着冬季会涨价。

     

    结果入冬以来,鲜薯的价格一直平平无奇,春节至今落到了新低点,成色好的鲜薯目前出库价仅四毛左右。

     

    常言说,小赌赔钱,大赌破产。如果不赌行情,不惜售,这位农场主2021年是盈利的。在农业种植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产品早已过了暴利时代,有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利润就是最好的行情。

     

    因此,业界专家建议:2022年马铃薯种植要盈利,一是严格控制播种面积,最好在去年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的面积;二是选好种薯,选市场青睐的品种,选大公司的优质种子;三是做好栽培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防止病害、防止裂口、青头、畸形等影响品质的问题。

     

    03 成也信息 败也信息

     

    精准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科学的预判,错误的信息则会误导人们。2021年夏天,西北的甘肃、宁夏等地旱情严重,于是,一些自媒体平台以偏概全、频繁发布、无限放大旱情下的庄稼长势,尤其马铃薯秧苗枯萎的镜头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不停转发,这给华北的马铃薯人传达了西北马铃薯要欠收甚至绝收的信号。

     

    为求真伪,笔者7月中旬专门去甘、宁地区走访了一圈,一是拜访薯界的几位朋友,二是了解马铃薯产业在旱情下的真实情况。通过走访发现,一些阳坡地的确受旱情影响较大,但水平地、阴坡地受影响较小。总体而言,旱情有,但没有一些自媒体宣传的那么严重。另外,夏末秋初正是当地马铃薯的膨大期,要是雨水合节,总产量影响不会太大。

     

    20218月中旬开始,内蒙古的一些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认为西北大旱,淀粉肯定要大涨,于是就开始高价抢收原料,随着马铃薯收获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厂加入竞价怪圈。往年600元左右一吨的加工薯被炒到了800多元,甚至更高。原料加生产费用,一吨淀粉的成本超过了6300元。

     

    西北10月初开产,随着原料的不断供给,收购价由最初的700/吨降到500元左右/吨,创多年来西北地区原料收购低价历史。据说,吨淀粉的成本在6000元左右,也创历史新低。

     

    西北马铃薯淀粉的低成本严重冲击了华北淀粉价格。致使华北很多淀粉企业超低价赔钱走货,濒临破产。

     

    业界人士建议:华北淀粉加工企业要由亏转盈,一是控制产量,保护价格;二是加工企业要形成联盟,稳定原料价格。争抢原料的结果是让土豆贩子挣了大钱,控制了淀粉企业的原料供给,地头价并未提升,薯农也并未获利。

     

    因此,对整个马铃薯淀粉产业而言,只有大家戮力同心,才能迎来新的“薯光”!

     

    作者简介:

    土豆记者,马铃薯产业的观察者、报道者。已出版《薯界风云人物》、《薯光·印象格瑞得》、《薯界风云·马铃薯淀粉产业激荡发展三十年》等作品。

    相关阅读
    科技点化 “救命薯”变成“致富薯”

    金豆银豆,不如土豆;丰年当菜,荒年当粮。在西北,土豆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曾经的“救命薯”变成了“致富薯”。

    2022-04-12
    鱼油DHA:促进大脑与心脏健康的营养选择

    鱼油DH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鳕鱼等。DHA在大脑、眼睛及心脏等重要器官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显著的益处。

    2025-04-29
    叶黄素酯:保护眼睛健康的天然营养成分

    叶黄素酯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它对眼睛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叶黄素酯在植物中通常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酯化形式,比纯叶黄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保健品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改善视力和防护眼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04-29
    柑橘纤维:天然健康的膳食纤维来源

    柑橘纤维是从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橘子等)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纤维。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柑橘纤维因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含量和多种健康益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营养成分之一。

    2025-04-29
    巴戟天提取物:传统草本的现代健康应用

    巴戟天提取物是从巴戟天植物的根部提取的天然植物成分。巴戟天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用于增强体力、改善免疫力和治疗多种疾病。

    2025-04-29
    丹参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多重保健功效

    丹参提取物是从丹参植物的根部提取的天然成分,广泛用于中医药中。丹参在传统医学中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血液循环等问题。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