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油柑借新式茶饮“东风”走红 去核机或成加工重要助力
昨天我们谈到“新式茶饮+黄皮”使得这一小众水果成功出圈,实际上在此之前油柑早已经被用于新式茶饮之中,并因为入口回甘的口感深受好评。而当我们注意到油柑在新式茶饮中是经去核、鲜榨、调配后得到的饮品,或许也能给到油柑产业一些发展启示,尤其是随着当下油柑去核机已然出现,更将为这一小众水果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油柑同为落叶小乔木的果实,多分布在我国两广、福建、云南等地,在各地不同的叫法使其还有余甘子、滇橄榄、山油甘、望果、油甘子、牛柑子等别称。作为一种源自亚热带地区的鲜食水果,油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也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异物志》中就有着“余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味足”、“盐蒸尤美,可多食”等记载,这也体现出油柑早就被用于食用。
当然,作为一种延绵了数千年的果实,除了可生吃满口生津、可蒸制外,油柑“药食同源”的属性或许更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了解,油柑味甘、性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以及钾、钙、镁等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有着生津解渴、清热凉血、消食健胃、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中对其也曾有“主补益气,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记载。
与此同时,油柑还与山楂、白榄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杂果”,加大相应果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也成为趋势。得益于今年三月以来某新式茶饮品牌以油柑为主要原料,推出主打“三秒微涩,五秒回甘”等各种各样的油柑茶,也使得这一小众果品为人们所认识,且在市场接受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促使油柑大有在新式茶饮中站住脚跟的态势,并使油柑原料价格一度涨至四十元每斤,较去年同期上涨达五倍。而据悉早前就有茶饮品牌表示或将油柑系列饮品推为常设款,这对成片种植油柑的地区显然也将带来利好。
而纵观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油柑饮品,笔者也注意到主要有门店鲜榨和上游工厂完成清洗、去核、榨汁、包装、冷冻等工序后到店出品的形式。前者以人工完成去核、榨汁、过滤、的操作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饮品新鲜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后者在加工中的集约化、自动化程度更高,有利于确保饮品风味的标准化和加快出产效率。
尤其是伴随着当下食品加工机械中出现可用于油柑预处理的去核设备,更是较好地满足了鲜果加工需求。笔者获悉,余甘子去核机利用冲核原理,只需将物料投入进料口进行输送冲压核后,即可实现果核和果肉的分离,有着分离速度快、分离完整度较高等优势。以一杯油柑茶饮需66颗油柑来制作计算,小型余甘子去核机每分钟工作量大概在48到60个,这也意味着至多一分半钟就能完成一份茶饮原料的去核,相较于纯手工去核无疑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看,健康化的消费趋势下,油柑在新式茶饮中的受欢迎度使之发展大有前景。而无论是茶饮本身对油柑的需求大增,还是油柑产业借此势头拓宽产业链,归根到底未来发展中的主要竞争问题还将在与预处理环节之中,借力去核机、清洗机、榨汁机等把握发展先机也很关键。
文章链接:食品机械设备网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