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食用真菌如日中天,蝉花蓄势待发
食用真菌是一类可被食用的真菌类物质,其中大型真菌是最早被发现并利用的,其最早可追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蘑菇、香菇、平菇等是大型真菌的典型代表。随着功能性食品的崛起,食用真菌的营养性、保健特性及医药价值被凸显出来,其应用范围覆盖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围绕食用真菌开发的功能性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传统的功能性食品是以营养为主的体系,而随着定向、调节等元素的引入,功能性食品逐渐转向生理调节型。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上,能否充分挖掘产品"卖点"成为关乎企业生死的关键点,功能性成分的引入为竞争提供了全新的战场,在食品中添加具有生理调节的功能性成分已经成为常态。展望目前的食品市场,其已经进入"无功能、不食品"的发展时代。
两极分化态势明显
食用真菌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对其利用的方式、部位等也不尽相同,有些产品利用的是真菌本身,有些利用的是子实体,有些利用的则是菌丝体,具体应用形式取决于开发的目的。比如蘑菇,我们利用的便是子实体,因其子实体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性食品,其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常见的水果、蔬菜及谷物等,与肉类蛋白较为接近。再比如酵母,我们利用的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由其制成的酵母提取物也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
食用真菌类产品在市场表现力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类是表现平平的普通食品,一类是市场紧俏的功能食品原料,冬虫夏草、灵芝、蝙蝠蛾被毛孢、蝙蝠蛾拟青霉等都是功能性食品中炙手可热的原料,但由于法规的限制,这些原料大多只能应用于保健食品,而更接地气的普通食品只能望而却步。2009年,原卫生部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可用于直接食用、酒类、罐头、调味品和饮料,其食用量≤2g/天。蛹虫草曾一度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其食品原料的身份将显著提升应用的可行性,对于冬虫夏草资源危机的缓解也有重要作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对蛹虫草可食用信息进行了更新,去掉了食用量和适用范围的限制。2019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新食品原料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公开征求意见,蝉花子实体或许将成为真菌类的另一个"爆点"。
蝉花的功能价值
蝉花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长成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子实体,其会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
蝉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灸论》,用于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风、目赤肿痛、夜啼等病症。
中医学临床经验揭示其对眼 角 膜溃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慢性肾病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蝉花含有虫草素、多糖、甘露醇、腺苷及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其虫草素和腺苷等甚至要优于冬虫夏草,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众多生理作用。
蝉花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真菌,不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还含有18种丰富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蝉花未雨绸缪
关于新食品原料的申请要追溯到2015年,当年受理了两个蝉花的公告申请,分别是卫食新申字(2015)第0008号和卫食新申字(2015)第0011号,到2019年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其处于正常的审批周期之内。
社会对于蝉花的关注度要比市场本身的需求还强烈,在蝉花还在以药材的身份面世时,相关的食品标准起草工作就已经开始。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信息显示,目前关于蝉花的团体标准已经制定了7项,产品涉及蝉花全粉、孢子粉、菌质粉以及栽培教程等。蝉花相关标准制定的意义在于为蝉花的开发和食用提供理论基础,一旦其合法性得到认可,便可以迅速投入到具体的生产应用中,以免出现产业链的断层现象。
虫草最初都以天然的形式存在,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其天然资源日渐枯竭,在很多地方都难以发现天然虫草的踪迹。人工培育是虫草资源开发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能够保证资源经济的持续性,而且可以对天然资源进行保护。人工培育使用的虫草资源主要是其子实体,虽然与天然的资源有差别,但在活性成分方面整体相近,有研究指出,人工培育蝉花的粗纤维、多糖、虫草素、腺苷等的含量要高于天然蝉花,其整体价值不容小觑。
从市场角度看,蝉花的应用较为局限,其应用多收录于地方的中药材范围,在食品行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便是保健食品也没有蝉花的身影。总体而言,蝉花市场上有应用历史和标准规范做基础,下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待开发,其应用前景一片向好。
作者简介:ZMY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