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缓解瘦身时代的“厌食症”,功能食品有的放矢
对苗条身材的渴望不再是个人的倾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客观需要。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的肥胖调查报告给全世界再次敲响了警钟,研究显示,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属于超重人群,其中32%属于肥胖人群,并且肥胖人群的比例仍在持续上升。2019年,全球营养改善联盟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其中7%的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
肥胖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关节炎等疾病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对整个社会更带来了公共卫生挑战,医疗、卫生服务、康复中心等领域将长期肩负巨大压力,进而导致整个社会运作的不畅通。因此,进行体重控制是利己、利他的双赢计划,在当下以"瘦"为美的时代,减肥已经成为人们奋斗的第二事业。
减肥者的噩梦:神经性厌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符合能量守恒的节食方式似乎是最为有效的减肥策略。当然,节食对于减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现在还没有哪个研究指出会"越减越胖"的,然而盲目节食出问题的例子却屡见不鲜。营养不良是节食人群首先会面对的问题,长期不科学的节食更会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出现,甚至影响整个系统代谢的正常运转,其结果往往与减肥的初衷南辕北辙,神经性厌食症就是让每一个减肥者都"闻风丧胆"的问题。
神经性厌食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着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
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神经性厌食也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类,死亡率高达5%-15%,其通常还会伴有抑郁症的出现。神经性厌食的发生是多个问题长期堆积的结果,并不是某一个原因可以简单达到的。
首先,不科学的节食行为就可引发问题的出现。在发病率上,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是一种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疾病。对身材的追求促使发达国家的人群更多的关注肥胖问题,但其初衷并不是健康,而是为了"美",女性群体尤为显着,这种心理疾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欧美流行。长期的节食行为诱导机体各组织出现适应性变化,并会反馈给大脑神经系统,促使身体慢慢接受这种节食状态,这实际是一种"假"需求。久而久之,机体会大大降低对食物的兴趣,它同时也是一种心理负担的累积,进而导致厌食症的出现。
其次,基因也在背后作祟。由于神经性厌食症通常与其他精神疾病相关联,被认为是一种基因性疾病,但长久以来并没有发现基因的确切位置。2019年,《自然-遗传学》发表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与神经性厌食症相关的基因,在分析了超过1.6万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基因组,并与另外5万多人的基因组对比后发现,有8个与神经性厌食症相关的基因,并且与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相关基因有所重叠,与影响代谢、体脂等方面的基因也有所重叠,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在治疗的改善上差异明显。
营养食品另辟蹊径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同进行,其治疗效果整体较好。数据显示,经过治疗后约45%的患者预后较好,无任何后遗症;约30%的患者预后中等,仍有不少症状和体型、体重问题;约25%的患者预后较差,很难达到正常体重,有慢性、反复发作、需要反复住院治疗。针对这种棘手的医学难题,功能食品反而有着"以小见大"的本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疾病相关的症状。
精神及心理问题的改善是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通过营养支持不仅可以缓解营养不良带来的机能障碍,更能够通过患者的喜好调整原料来源及风味,提升其潜在的食物"好感"。营养食品除了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性之外,其含有更多的能够提升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物质,比如色氨酸等,从内部多角度、多层次的起到改善作用。此外,神经性厌食在病症出现之前会有一些显着的心理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容易被觉察到,相关营养食品的摄入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肠道微生物涉猎其中
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健康的维护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能通过脑肠轴调节大脑神经的稳定。一项发表在《身心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厌食症的个体的肠道微生物与没有进食障碍的个体明显不同,厌食症患者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要远低于正常人群,并且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菌群数量及种类也大幅上升。现在虽然没有研究直接证实肠道微生物恢复对厌食症的影响,但通过已经得到肯定的脑肠轴理论也不难发现,调节肠道菌群对于改善厌食症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很多厌食症患者而言,既不承认自己有问题,同时也无法通过自主调整饮食来达到机体需要,而特医食品或许能够给这个弱势群体带来希望。特医食品这种独特营养供给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厌食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而且能够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安慰,内外两种缓解方式也将开辟厌食症治疗的全新方向,未来市场将不可估量。
作者简介:ZMY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动物软骨组织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维持关节弹性和骨骼健康的重要作用。硫酸软骨素以其天然、安全及功能性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以及运动营养补充剂中,成为现代关节保健的重要原料。
左旋肉碱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红肉和乳制品中。左旋肉碱在体内主要作用是将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进行能量代谢,从而帮助脂肪燃烧和能量生成。左旋肉碱以其天然、安全和高效性,在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运动营养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文鱼油是从深海三文鱼脂肪中提取的天然油脂,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DHA和EPA等多种活性成分。三文鱼油具有促进心血管健康、改善脑功能和抗炎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医药产品中。三文鱼油以其天然、安全和高营养价值,成为现代健康生活的重要营养来源。
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胡萝卜、南瓜、菠菜等蔬菜水果中的类胡萝卜素类物质。胡萝卜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A,为人体提供重要营养支持。胡萝卜素在食品、保健品及功能性产品中应用广泛,是现代健康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天然原料。
草莓粉是将新鲜草莓经过清洗、脱水、低温干燥和研磨等工艺制成的粉末状产品。草莓粉保留了草莓的天然色泽、香味和营养成分,具有便于储存、携带和使用的特点。草莓粉在食品加工、饮料调制及健康营养品中应用广泛,成为现代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
绿茶提取物是从新鲜绿茶叶中通过科学提取技术获得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富含茶多酚、咖 啡 碱和儿茶素等。绿茶提取物以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及化妆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