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薯业大江大河,2019的困惑与梦想
在一场接着一场的瑞雪中,2019的时光列车渐近终点,回望这一年的马铃薯产业,土豆记者有话要说。
1.春种一颗薯,秋收万斤粮。
四月的正蓝旗,冻土松动,乍暖还寒。种了三年土豆的包先生正在各处贷款各处借钱,他信誓旦旦地告诉笔者:"只要给我200万,今年肯定能挣钱。"像包先生一样,种了多年土豆,在2019年的春天赔的"无米下锅"的种植户大有人在。
2016、2017、2018,连续三年的低潮期,行业洗牌,马铃薯种植业优胜劣汰。同时,薯业守望者们站在五月的春天,寄望于丰收的十月。
承德坝上的张先生和薯都乌兰察布的王先生是马铃薯种植界的"传奇",不管市场如何风起云涌,又如何潮涨潮落,他俩稳坐"潮头",各自保持了8-10年只挣不赔的佳绩。
稻盛和夫先生说:"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无不体现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诚然如此,张先生和王先生在马铃薯种植中精益求精,一年比一年种的好,挣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北方一作区而言,五月播种,六月中耕,七月八月花开追肥,九月杀秧收获。马铃薯种植的成败,全在这100天的呵护和侍弄中。
今年的薯业市场,不负众望,销售一直平稳上升,但也没出现2011年的价格高潮。因此,业界将2019年称之为"马铃薯的平年"。
同样,这一年挣钱的有,赔钱的也还很多,究其原因,无非三点:第一,盲目扩产。2012年,我国种植马铃薯还不到6000万亩,2016年就达到了8600多万亩(2019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短短三四年时间,种植面积增加了2600多万亩,增加的面积快赶上了世界第三大马铃薯种植国--俄罗斯的总种植面积(2017年俄罗斯种植马铃薯2820万亩),由于加工和消费跟不上,很多鲜薯成为了过剩农产品,随之薯贱伤农事件频发;第二,急功近利,把马铃薯种植当股票去赌。农业是具有周期性的长线产业,2015年以来,一些闲散资金持有者听闻马铃薯成为了第四大主粮,抱着发横财的心里投身马铃薯种植,昂然而来,惨败而去;第三,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食品安全堪忧。
民以食为天。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是全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稳定器之一,因此,马铃薯种植业永远都有希望。
未来如何种植?"常胜将军"王先生这样说:"请把您目前的种植面积砍掉三分之一,精耕细作,生产出优质、有机的高品质土豆,您会发现挣钱原来是一件简单的事。"
2.一片雪花白,自有优和劣。
秋收,冬藏。
有一部分土豆并不适合市场销售,也不适合储藏。譬如机械伤的土豆、有青头的土豆、畸形的土豆以及大量的小土豆。
这些土豆都要被送到淀粉厂加工成"雪白的淀粉"。马铃薯淀粉以其高白度、高透明度、高黏度、高聚合度、低蛋白、低脂肪、低酸性等特性被誉为是"淀粉中的贵族",是多个工业领域重要的原辅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化工、造纸、纺织、饲料、发酵、铸造、建材等各工业领域。
经营淀粉多年的刘先生说,今年的淀粉价格冰火两重天,像华欧股份、北大荒、威思顿、蓝天、宏达、祁连雪、利华、华尔晶等公司的优级品淀粉每吨都在8000元以上,而陕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的一些小厂子生产的淀粉每吨只卖6000元左右。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马铃薯淀粉GB/T8884-2017》规定,优级品淀粉主要由色泽、气味、杂质等感官要求和水分、灰分、蛋白质、黏度、斑点、细度、白度、导电率、PH等理化指标所决定。譬如华欧、利华等公司生产的淀粉感官洁白晶莹,理化指标非常高,可媲美欧盟水平。
而卖低价的小厂子,不仅产品质量极差,他们更是没有环保治理、没有产品质量等级、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因此,整个马铃薯淀粉产业也是"优劣两重天"。
未来,随着国际化贸易的进程,我国要与欧盟竞争,要保国内市场,争海外市场,所以,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必须革新、升级:第一,提升加工转化率。让商品薯市场滞销的鲜薯进入加工转化环节,实现薯尽其材;第二,培育和种植加工专用品种。譬如淀粉加工薯,欧洲地区要求淀粉含量必须在20%以上,而我国淀粉含量最好的西北地区仅仅达到十六七左右;第三,集中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学习欧盟的淀粉加工模式,使一个产区保留两到三家大型集团化加工企业,这样产能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能耗降低,利润提升,竞争力大大增强。
3.土豆的江湖,不乏新薯事。
2019,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一年。马铃薯人在这一年不忘初心,奋发图强,在育种、栽培、加工、销售等各领域做出了骄人的答卷。
1月28日,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集散中心在昭通开工建设。项目投资35亿元,将建成国家级100万吨冷链物流仓储交易中心。能直接带动30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50万人以上,促进西南薯业实现大发展。
4月29日,长城脚下,北京延庆,由中国政府主办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拉开帷幕。由国际马铃薯中心打造的薯类博物馆挖掘了薯类作物的生物多样性,回顾了人类在薯类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全方位展示了薯类传统与历史,分享了薯类这一宝贵财富给人类带来的喜悦。
6月27日,在国际薯业博览会上,北薯南种新模式--"稻-稻-薯"模式全面推广。据推广人介绍,在南方地区将马铃薯种植与优质水稻种植相结合,形成"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将进一步改善农田土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从而全面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粮食安全绿色生产。
10月19日,《庄浪县宏达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专家论证会在甘肃省庄浪县召开,来自原环境保护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马铃薯淀粉专委会、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平凉市环境监测站、庄浪县环境监察大队等单位的专家经过现场实际调研察看和论证后认为:"庄浪宏达淀粉有限公司生产废水在热絮凝提蛋白后,采用气浮、MBR膜处理、纳滤反渗透、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数据,废水处理技术可行,可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专家指出,宏达淀粉公司的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污水处理树立了行业标杆。
11月初,《山西科技报》发文称,我国科研单位与国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以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为指导,用二倍体替代同源四倍体,并用种子替代薯块繁殖。一旦科研成功,过去一亩马铃薯需要200千克薯块,现在只需2克种子。这无疑是一场颠覆马铃薯育种和繁殖方式的"绿色革命"。
……
在历史上,马铃薯为人类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信未来,马铃薯依然是人类生存和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文/土豆记者
作者简介:土豆记者,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大V,马铃薯产业的观察者、报道者。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