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如何科学预防“水果病”?

    2019-08-2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有颜值和营养的水果,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宠儿。但要注意的是,也有人因为吃水果而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健康问题,比如前不久有报道称,印度儿童因吃荔枝得了“荔枝病”等。因食用水果致人身体不适或致病的表现,被统称为“水果病”。对于这一说法,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看待呢?对于水果病,我们应如何科学预防呢?

           具有颜值和营养的水果,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宠儿。但要注意的是,也有人因为吃水果而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健康问题,比如前不久有报道称,印度儿童因吃荔枝得了“荔枝病”等。因食用水果致人身体不适或致病的表现,被统称为“水果病”。对于这一说法,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看待呢?对于水果病,我们应如何科学预防呢?

           “水果病”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们对一些水果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对水果的取舍,还是要按现代医学中毒理学和营养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才谈得上有科学依据。根据毒理学理论,只有根据剂量才能决定一种物质是否有益、有害或有毒。也就是说,水果只要不过量多吃,而且不是单一地过量食用,就不会产生有害后果。

           其实,很多食物对于人来说都是外来物质,均会不同程度地引发生物体免疫系统的警觉、识别和排异攻击,严重时还会诱发疾病。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尤其是涉及免疫系统时。所以,一些人对海产品过敏,一些人对小麦过敏,甚至大米也会引发个别人出现过敏反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食用一些水果后引发人体不适或致病并不稀奇,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正常现象。

           不过,具体到某种水果,如荔枝、芒果等,是如何引起人体不适或致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才能找到原因。现代医学对于“水果病”研究得还不够透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水果病”。

           晚间空腹大量吃荔枝易引发低血糖

           关于近日引发公众关注的“荔枝病”,在国内外均有典型医学病例。这些病例的共同特征是发病前连续几天大量吃荔枝(每天吃1000克—2000克),且较少吃其他食物。同时,发病通常在凌晨3点到早上9点,表现为严重低血糖反应和多种脑病症状,如意识丧失、癫痫等。

           由此,也引发了对“荔枝病”病理的多种分析和假说,如荔枝果糖含量高,人体难以消化,会大量从肾 脏排出,从而导致血糖下降;荔枝中的高果糖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并抑制肝 脏葡萄糖的产生,导致血糖下降等。

           其实,能够证实的只是大量食用荔枝后患者体内有共同的低血糖症状,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然而,荔枝含果糖高并非事实,因为每100克荔枝含总糖15.2克,即使吃1000克荔枝,糖的总摄入量也不过152克。而每100克西瓜含糖6.2克,中等大小的西瓜约4千克,吃半个西瓜的话,果糖摄入量就接近1000克荔枝中所含的果糖量,但从未发现过西瓜致人低血糖和患病的病例。

           印度出现“荔枝病”不是次。2014年,印度主要产荔枝的穆扎法尔布尔地区曾爆发“荔枝病”,有390名儿童患病,其中122人死亡。为此,印度和美国疾控中心联合对这种疾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病”与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丙氨酸有关。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7年9月1日的《柳叶刀·全球健康》上。

           究其原因,这些患病者都是在夜间大量食用荔枝。一般情况下,夜间不吃食物会造成空腹期低血糖,为适应这种现象,身体需要通过脂肪的β氧化来进行糖异生,以此维持基本血糖水平和满足大脑的需求。但是,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亚甲基环丙基丙氨酸可以干扰脂肪的β氧化,破坏人体正常的保护性糖异生机制,使得低血糖不能得到正常的调节并且持续恶化,导致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不能得到纠正,最终导致各种症状和脑损伤。

           有研究认为,晚间空腹大量食用荔枝是诱因,荔枝中的有毒物质破坏了人体的糖异性途径,才造成了“荔枝病”。

           因此,避免患“荔枝病”的方法就是不要大量、单一地食用荔枝,尤其是在晚上睡觉前。对于“荔枝病”的轻症患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免疫力低下者别吃芒果

           多食芒果同样会造成“芒果病”,但本质上也是一种免疫系统造成的变态反应。一些人食用或接触芒果后,会嘴唇发麻、喉咙痒,或起小皮疹,有的还会产生轻微水肿,伴有腹痛、腹泻等。

           人对芒果过敏主要是因为芒果中含有果酸、氨基酸和各种蛋白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中还含有醛酸。这些都是潜在的过敏原,会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过敏。

           另外,芒果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容易引发过敏。芒果属于漆树科植物,其中主要的过敏原为漆酚和卡杜酚,它们的成分中含有单或二羟基苯,可使人过敏。

           但是,芒果并不是很“可怕”。对它过敏的人大多属于过敏体质,免疫力普遍低下。比如,有些孩子吃芒果易患过敏性皮炎,主要是因为孩子吃水果的方式是“洗脸式”的,也就是吃的时候将浆汁沾到了脸上或身上,再加上孩子的皮肤较薄嫩、抵抗力差,因此孩子患水果疹的几率大大高于成年人。

           对食用芒果后略有不适的人,应在剥完芒果后及时洗手,皮肤尽量不接触或少接触芒果瓤,可在食用时把芒果切成小块,或用搅拌机将它打成糊状用吸管食用。

           有的人吃了芒果后症状严重,嘴唇、口周、耳朵、颈部会出现大片红斑,这被称为芒果性皮炎。芒果性皮炎属于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因患者的特殊体质而对某些接触到皮肤的物质产生Ⅳ型变态反应,即迟发性过敏性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湿疹样变化。对芒果性皮炎的早期治疗一般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患处,每天2—3次。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等。

           曾经患过严重芒果性皮炎的人,以后不能再吃芒果,否则易复发芒果性皮炎。

           盐水浸泡菠萝可防食后过敏

           还有一种常见的水果容易造成过敏,那就是菠萝。有的人食用菠萝15分钟至1小时可突然发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或者头痛、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甚至还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一系列过敏症状。这种病被称为“菠萝病”。这一病症同样是因菠萝中的物质致人过敏引起。

           菠萝含有大量的果糖、膳食纤维和维生素A、B等,这些物质在大部分水果里也都存在。在菠萝中“捣乱”的其实是几种有害物质。

           一是菠萝蛋白酶,这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在医疗上的用处是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一般情况下,菠萝蛋白酶进入胃之后会被胃液分解,但有少数对菠萝蛋白酶过敏的人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的有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休克现象,这些表现与中毒无异。

           二是菠萝中含有的甙类,是一种对人的皮肤和口腔黏膜有刺激性的有机物,会导致口腔发痒等症状。菠萝中还有羟色胺,是一种能够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的含氮有机物。每100克菠萝果汁中大约有2.5—3毫克羟色胺。因此,过量食用菠萝还有可能引发头痛。

           对待“菠萝病”,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其次也可在食用前对菠萝做一些处理。如把削皮后的菠萝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会儿,盐水能够破坏菠萝蛋白酶的致敏结构,使其降低或丧失对人体的致敏作用。此外,还可以把菠萝煮熟后食用,因为90%的菠萝蛋白酶在100℃的高温下会被破坏掉,也就基本去除了致敏原,只不过口感差了些。

           总之,所谓的“水果病”不过是几大类。一是过量食用产生副作用;二是水果中的一些特殊物质引发过敏;三是水果变质食用后导致生病。它们的产生与水果是否寒凉、人体体质是否寒凉,并没有关系。

           水果是一类营养丰富的食物,该吃就吃,只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所食用水果的“脾气秉性”。“水果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们盲目进食,或是一次性进食过多。因此,对“水果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