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淀粉和薯业 > 用抗性淀粉减肥这事 绝不是“吃凉饭”这么简单
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抗性淀粉”这个概念忽然火爆起来了。其实,“抗性淀粉”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而且很多人对它是有误解的,总觉得只要把食物放凉了吃,就能得到抗性淀粉,吃饭就不发胖了。真的是这样的么?
有了抗性淀粉之后
食物的热量值的确会降低
先复习一下抗性淀粉相关的基本知识。
抗性淀粉(简称RS)被定义为人体上消化道(胃和小肠)不能消化吸收的淀粉组分。
简单说,它虽然在化学结构上是货真价实的淀粉,但不能被人体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吸收到血液当中,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用掉。
当然,小肠没有消化它,它就会比较完整地进入大肠,然后大肠菌群中那些喜欢淀粉的品种会非常欢迎它,并因为“食物充足”而繁荣起来,成为优势比较强的菌群。这些菌所产生的丁酸等短链脂肪酸,对人体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预防高血脂和肠癌等,都是有益的。
抗性淀粉有5个产生途径,其中之一就是“老化回生”过程中所产生的抗性淀粉。
淀粉食物几乎都需要烹调熟了再吃。这是因为天然食物的淀粉是以淀粉粒形式打包存在的,它们是捆在一起,很难消化的。在加了足够的水,并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淀粉分子从淀粉粒里跑出来,和水分子亲密拥抱在一起,食物的质地柔软黏稠了,人体的消化酶也容易接触并消化它们了。这个过程的科学词汇叫做糊化。
但是放冷之后,时间长了,一部分已经糊化的淀粉就又回到生淀粉的状态,不容易被人消化了。这个过程叫做“老化回生”,意思就是从熟淀粉状态向生淀粉状态倒退了。当然,只是倒退一小步,一小部分淀粉变了脸而已,食物并不会完全变成没有烹调过的状态。
这些因为老化回生而不再好消化的淀粉,就属于抗性淀粉的一类,RS3。
抗性淀粉因为不能被人体充分消化,所以它的热量值比好消化的淀粉有所降低。当然,热量值也不是零。因为大肠菌群能利用它产生短链脂肪酸,而人体还是能够部分吸收利用短链脂肪酸的,具体就看菌群是怎么工作的了。但是,其热量值肯定会大幅度下降。所以,有了抗性淀粉之后,食物的热量值是会降低的。
食物放凉≠产生很多抗性淀粉
不过,只要把食物在冰箱里放一夜,就会有很多抗性淀粉产生吗?不一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要看淀粉食物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如何。
淀粉食物冷藏后所产生的RS3,主要是直链淀粉老化回生的结果。如果某种食物中有不算太少的直链淀粉,那么冷藏之后它的老化回生效果就比较明显,产生的抗性淀粉就比较多。
比如说,高直链淀粉的老玉米就特别容易回生,煮后一两个小时就变硬了,嚼起来都很累。所以,这种老玉米,现在街上已经看不到了,煮玉米棒子都换成糯玉米和甜玉米了。
又比如说,非糯性的籼米(如泰国长粒米)和粳米(如东北短粒米),冷藏后老化回生也比较明显。比如说,我们曾经做过的测定发现,用普通粳米做原料时,4摄氏度冷藏24小时的冷饭和刚做好的热饭相比,抗性淀粉的含量从4%增加到了14%。
反之,如果一种食品中不含有,或很少含有直链淀粉成分,那么冷藏后产生的RS3就很少。
比如说,一项国外研究发现,与马铃薯趁热食用相比,在8℃放置24小时后,马铃薯的抗性淀粉含量从总淀粉的3.3%增加到5.2%,这对总热量摄入的影响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
又比如说,目前市售的糯玉米,因为支链淀粉含量99%以上,直链淀粉微乎其微,煮好了放一整天也不会变硬。当然,其中的抗性淀粉的数量也不会明显增加。
短粒的糯米,就是做粽子、做汤圆、做打糕等黏性糕点小吃的那种糯米,几乎是支链淀粉,而且支链的链长还很短,所以即便放到第二天吃,产生的RS3也可以忽略。
我们也曾经做过血糖测定,糯米食物就算是冷藏24小时后再拿出来吃,血糖反应还是一样的——非常非常高!糯米饭煮后趁热吃,测出GI值是112,已经够高了吧。但是,冷藏过夜12小时后,把糯米饭取出来,暖到室温后再吃,GI值居然高达128!
所以,别指望吃凉粽子就能减少热量摄入!
二、要看你冷藏的食物含有多少水。
虽然冷藏温度有利于产生抗性淀粉,但水太多的时候,淀粉还是很难变得干硬。通常含水量60%以上的状态比较难以老化回生,因为水分子把淀粉分子包围起来,不让它们离开自己,抱团变硬。
馒头的含水量是45%~50%,它是很容易回生变硬的。
米饭的含水量大约是62%~65%的样子,放在室温下会因为水分蒸发,降低到60%以下,然后老化回生、变干变硬。
但是,粥的含水量通常达到85%以上,甚至90%以上。因此,就算你把粥放在冰箱里三天,它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抗性淀粉,只会长越来越多的细菌。
三、要看你对淀粉食物是冷冻还是冷藏保存的,两者效果差异很大。
冷藏一般是放在零上的冷凉温度下一段时间,但不会冻起来(冷藏室);而冷冻是放在-18摄氏度保存(冷冻室)。
冷冻的低温会阻碍分子移动性,从而阻断淀粉的回生。冷冻之后再拿出来蒸煮回热,实际上是二次加热,会让食物充分糊化,抗性淀粉不会增加。如果回热时间过长,抗性淀粉甚至可能更少!
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烹调方式土豆(马铃薯)的血糖指数(简称GI)。他们发现,煮好后冷藏,然后凉着吃,土豆的GI值会下降20多个点;但先冷冻之后,再取出来化冻然后加热后食用的土豆,GI值和刚煮好趁热吃的土豆几乎一样!
四、在食物冷藏产生了抗性淀粉之后,要看你是冷着吃,还是再热一次再吃。
即便是冷藏产生了抗性淀粉,如果不是凉着吃,而是再强力加热一次,那么抗性淀粉含量也可能会下降,甚至降得很严重。
比如说,我们发现,先经过夜浸泡,然后用普通锅煮40分钟的红小豆,趁热吃的时候抗性淀粉含量是13.7%,而冷藏过夜,再取出来,盖上盖子,微波炉800W回热2分钟之后(样品中心温度为77摄氏度),抗性淀粉含量反而降低为9.36%。
但是,如果不加热就吃冷的豆子,那真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胃里有点不舒服啊。
一位女生就为此吃苦不小。她本来消化能力就不太好,听说吃冷饭能减肥后,每天都吃凉的米饭。吃了一周之后,就感觉经常胃疼。更糟糕的是,因为消化不良,每天腹部胀气,肚子反而越来越大了,不得不去看消化科医生,吃药治疗。她非常后悔使用了这个错误方法。
总之,用抗性淀粉减肥这事,其实复杂得很,绝不是吃凉饭就能解决的事。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