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广西疾控部门发布提醒 汛期需防这四类食物中毒
近期,广西多地迎来强降雨,接连开启“看海模式”。自治区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洪灾过后往往容易引起饮用水水源污染、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需要重点预防四类食物中毒。
一、霉变粮食引起的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这类食物中毒的原因是食用了霉变的谷类食物,如大米或小麦制品,是洪涝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类型。
病人在食用霉变粮食后很快就会发病(数分钟-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部分有发烧、胃寒、黑便。通常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死亡。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由动物性食品(如肉、蛋类食品)以及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如米饭、蔬菜)引起。主要原因是食用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
这类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需要及时治疗。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般为误食,由于灾区环境变化和临时居住条件有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容易被误食。
误食化学有毒物质发病快,一般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包括及时催吐、洗胃、灌肠,使用解毒 药等。
四、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比如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等,引起有毒动物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引起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因此,疾控专家提醒,在汛期预防食物中毒,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于临时的饮用水,如井水或河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煮开后方可饮用。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加工食品要煮熟煮透;剩饭剩菜要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食物生熟要分开放置;食品容器、餐具用过后要彻底清洗和消毒;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碗筷餐具;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加工食物前要洗手,条件允许时使用消毒液洗手,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4.注意环境卫生: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注意灭蝇、防蝇;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5.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