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NFC果汁风头强劲 果汁加工设备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宽
近日,饮料界某龙头企业宣布即将推出新品——低温NFC果汁,布局NFC果汁市场。NFC果汁即非浓缩还原果汁,近些年,它凭借新鲜、等优势,迅速成为果汁市场的一匹“黑马”,并引领果汁加工设备行业进行创新升级。
近年来,果汁成为饮料市场中增长迅速的品类。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果汁零售量为136亿升,2018年则上升至超140亿升。而NFC果汁又因毛利率高等原因,成为果汁细分市场中增长较快的一类,即将迎来行业爆发期。
但从全球市场来看,我国NFC果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国内NFC果汁在果汁市场上的占有率不到1%。据了解,日本NFC果汁消费额在果汁行业销售额中占比超过七成,人均消费量超过2.5升,而美国NFC果汁的人均消费量更是达到了10升。不难发现,我国NFC果汁市场行业天花板还很高,发展空间巨大。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国内不少饮料企业都开始投资建设NFC果汁生产项目。据悉,河北省某果蔬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84.78万元在厂区内建成一条非浓缩果蔬汁处理能力为5t/h、非浓缩果蔬浆处理能力为3t/h的集仁果类、核果类、根茎类、浆果类和蔬菜类加工为一体的非浓缩果蔬清汁、浊汁、原浆产品生产线。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某果汁集团于去年投资建设10万吨高端果蔬汁灌装加工生产线示范项目,其中就包括多品种NFC高端果蔬汁生产灌装线。通过配套建设罐包装车间、烘干车间和CMP车间、-1℃浓缩果汁储存库、智能化立体仓库等,生产多品种果蔬汁和农特产品。
NFC果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鲜榨果汁”,不需要经过浓缩与还原,直接将新鲜原果清洗后压榨出果汁,经瞬间杀菌后直接罐装而成。目前市面上售卖的NFC果汁分为低温和常温两种,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杀菌方式不同。据了解,冷藏保存的NFC果汁通常采用巴氏杀菌,而常温保存的则通常使用超高温瞬时杀菌。
巴氏杀菌能较大程度地保存果汁原本的营养和口感,但保质期很短;而使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果汁虽然保质期长,却会破坏其营养成分,造成风味的损失。那么,如何才能将两者的优势合二为一呢?在FBIF2019产品创新B论坛上,有业内人士分享了关于HPP技术在果汁饮料领域的运用。
HPP技术是指超高压杀菌技术,即用水或高级液压油作为介质,在密闭的超高压容器内对软包装食品等物料施以高压,从而杀死其中绝大部分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HPP技术不需要进行加热,也无需冷冻,经其处理的果汁保鲜期能长达90-120天,且不会对果汁的营养成分及风味造成破坏,它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NFC果汁的品质。
根据业内人士表示,按我国果汁饮料每年1300亿元的规模计算,NFC果汁市场未来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将为果汁加工设备行业带来利好。对此,相关设备制造商要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产品品质,增强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