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家猪感染野毒株毒力降低的因素研究
伪狂犬病毒(PRV)是危害生猪健康的重要致病因素。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水痘病毒属。猪科动物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的表现有呼吸、生殖和神经症状。生猪发病程度取决于毒株的毒力和猪的年龄。
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在家猪中循环的毒株之间毒力的差异。伪狂犬病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偶尔发生,从1960年~1970年开始观察到临床症状更严重的猪伪狂犬病,表明出现了更具毒性的PRV毒株。猪只患有上呼吸道疾病并伴有严重发烧和厌食症等。对呼吸道水平的侵袭性提高使该病毒能更有效地到达神经,增加病毒血症并在内脏器官(包括生殖器官)中复制扩散到高水平。因此,会观察到更严重的神经症状和更高的仔猪死亡率。老龄母猪也多发死亡和流产。由于该病毒的经济影响变大,许多国家建立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最终根除了该病。
然而,PRV仍存在于野猪种群中,并且在未受保护的家养猪中存在重新引入该病毒的风险。通常认为在野猪PRV毒株比在家猪PRV毒株毒性要小。
比利时根特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野猪分离毒株之间也存在着毒力差异。研究人员将两株野猪PRV毒株(毒株BEL24043和毒株BEL20075)接种于家猪上进行了试验。
两个野毒株在成年猪中毒性降低,只有一株毒株(毒株BEL24043)在2周龄接种病毒的仔猪(家猪)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但是在PRV毒株研究方面,尤其缺乏野猪毒株之间毒力观察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学研究。
猪的年龄和免疫状态也是PRV感染的重要决定因素。PRV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青年猪中较高,并且通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猪大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和生殖疾病。2周龄和15周龄家猪的强毒株(PRVNIA3)体内感染研究结果表明,PRV引起临床症状的年龄依赖性差异是由于PRV在2周龄家猪的未成熟三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中能增强病毒复制和相关免疫,并证实以前发现的神经系统疾病与造成的病毒复制和嗅球中的相关免疫应答有关。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用野猪PRV分离株BEL24043感染2周龄和15周龄家猪,对其发病机制和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此外,研究人员将这些结果与之前使用PRVNIA3毒株的研究进行比较和对比,并对感染的年龄依赖性和毒株BEL24043整体降低的毒力进行了解释。与在家猪中循环的毒株相比,认为野猪PRV毒株减毒。
对野猪毒株BEL24043进行研究发现,这种毒株在感染15周龄家猪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但有趣的是,2周龄仔猪的感染导致了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疾病。然而,与用强毒NIA3株感染2周和15周龄家猪后观察到的症状相比,临床症状和死亡率明显较低。
为了找到诱导临床疾病中这些年龄和毒株依赖性差异的潜在解释,研究人员对感染野猪分离物后参与神经疾病发生的几种组织中的病毒DNA和mRNA表达进行了详细分析。这可以比较野猪和家猪PRV感染的数据,还评估了在神经疾病发生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诱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对神经症状发病机制和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详细研究表明,与之前报道的强毒NIA3菌株相比,野毒株的毒力降低是由于其在猪内脏器官的扩散受到严重阻碍。
在2周龄仔猪的嗅球中发现了与细胞因子相关mRNA强烈表达的病毒复制,这与观察到的神经疾病相关。在2周龄猪中通过三叉神经途径也发生了神经侵袭,但是在中度诱导细胞因子相关mRNA的情况下,在三叉神经节中能有效抑制伪狂犬病病毒复制。在15周龄猪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毒复制受到限制并且被有效抑制。研究表明家猪中来自野猪的病毒分离株毒力降低与其内脏传播受阻和年龄依赖性降低的神经侵袭能力相关。
郝祖慧编译来源《Virulence》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