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葵花盘再迎产业发展契机

葵花是我国油料作物之一,其生长快速,对环境要求不高,能抗旱、耐盐碱、耐贫瘠,因此在一些生产力不高的地区有广泛种植,在山西、甘肃、内蒙、宁夏及东北地区等黄河以北地区普遍有规模化种植,经济价值突出。葵花盘是葵花产业的副产物,随着葵花需求量的迅猛增长,葵花盘的产量也快速增加。然而,葵花盘在我国的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很大一部分被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对葵花盘的资源利用亟待提高。
随着农业开发水平的提高,葵花盘的利用方式也丰富起来,目前主要有沼气发酵、还田和动物饲料,其中用作饲料是目前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向日葵盘含有粗蛋白7%~9%,粗脂肪6.5%~10.5%,粗纤维17.1%,无氮浸出物43.9%,粗淀粉40%~49%,果胶2.4%~3%,灰分10%,其中粗蛋白的含量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按照营养价值换算,1kg葵花盘的营养价值相当于0.6~0.66kg玉米或0.7~0.8kg大麦。在此背景下,青储饲料的加工方式应运而生,青储饲料主要有两个优势:
1、营养价值保留高,青储加工过程可以保留大部分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此外,发酵过程还能够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2、节约空间,单位面积青储饲料的储存重量约是干草的7~9倍,可以大大减少储存饲料带来的成本,还能缓解集中收割时的堆积压力,青储饲料开启了葵花盘产业的转型。
青储饲料固然是葵花盘资源利用的有效手段,但青储饲料直接面临着再加工成本的增加,以及下游衔接的问题,与青草、玉米秸、麦秸等常规饲料没有竞争优势,这也导致葵花盘青储饲料的利润率较低,市场不太景气,青储饲料更多的是承载着资源再利用的社会意义。
4月12日,由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组织的葵花盘提取物研究成果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对葵花盘的深加工发展做出可行性分析,认为葵花盘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健康价值,会议也指出,葵花盘提取物的综合分析还需进一步梳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整体性,促进葵花盘向大健康产业发展。
研究指出,葵花盘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有绿原酸、活性多糖、类黄酮以及萜类物质等。绿原酸是葵花盘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其提取率约为9%左右,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在食品、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活性多糖是目前应用和研究较为火热的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在保健功能行业前景广阔。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提高机体的健康指数,对于心脑血管等社会高发病具有预防作用。萜类物质是中草药中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研究指出,葵花盘中含有80多种萜类物质,其中包含68个内酯类物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提取物类物质常用于医药、保健品、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行业,葵花盘提取物中含有的活性物质正是时下热门的功能成分,葵花盘提取物的认可,对于拓展葵花盘应用,提高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葵花盘提取物专家评审会议仅对辅助降低动物体内尿酸浓度的研究做出汇报,但同时也阐述了葵花盘精深加工的发展趋势,为葵花盘指明新的发展方向,这或许能够成为葵花盘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石榴提取物是从石榴果实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含有多酚类、鞣酸、黄酮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石榴提取物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是现代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重要原料。
小茴香提取物是从小茴香种子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小茴香提取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医药及香料工业,是天然植物资源的重要衍生产品。
海带提取物是从海带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糖、碘、矿物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海带提取物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成为天然海藻资源的重要衍生产品。
刺五加提取物是从刺五加根、茎或叶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主要含有甾醇、倍半萜皂苷、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刺五加提取物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功能饮料、医药及化妆品领域,成为天然植物精华的重要代表。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OH)₂,呈白色粉末或颗粒状。氢氧化镁具有良好的耐火性、碱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环保、医药及塑料工业。凭借其多功能特性,氢氧化镁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硫酸镁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化合物,化学式为MgSO₄,呈白色晶体或粉末状。硫酸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和吸湿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医药及建筑等行业。凭借其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硫酸镁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