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中国茶业处提质增速新起点 专家建议打好“创新牌”
“中国茶叶产量和消费均居世界之首,然而‘庞大’之下也面临着‘不强’的现实处境。”在22日浙江嵊州召开的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接受专访时直言,破解“大国小农”难题,需不断丰富茶业的内涵和外延,以创新之力进军“强而美”。
“中国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绿茶国际贸易大国。”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会上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茶叶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机遇期,仍需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为全球茶叶需求贡献力量。
近年来,受中国国内茶叶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中国绿茶出口在传统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强。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张玉香介绍,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新发展理念等,中国茶业也进行着自我革新。
“‘大国小农’虽是基本国情农情,但当前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正处提质增速的新起点,茶业创新发展仍需瞄准体制机制创新。”周国富称,比如小农户要向现代农业进击,让小农户拥有专业的农业合作社指导,并用科技、人才的力量让茶的品牌、品质得以提升。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亦表示,茶叶产业需聚焦产品优质化、特色化,着力生产绿色化、标准化,着力资源高效化、营销品牌化。
除了体制、品牌的自我革命,茶产业变强变美、创新升级亦离不开茶文化的浸润。
“中国绿茶的魅力在于文化功效,茶业创新也是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周国富谈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含蓄内敛”“茶禅一味”“雅俗共赏”等富有哲理的人文内涵,彰显了绿茶的养心、修身、交友、和美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兴茶亦要兴茶文化。
“茶叶是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一环。”伊恩·吉布斯也认为,中国茶叶布满全球的同时,也应该带着历史悠久的“绿茶故事”出海。比如浙江嵊州的绿茶传统炒制技艺就可以跟茶叶产品一同“打包”销售,让茶文化和茶饮一同“喝”进人们胃里。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国际茶叶委员会、绍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完)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