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安徽小麦赤霉病防控任务艰巨 预防面积约7000万亩次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制约该省粮食生产的主要生物灾害。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会8日发布消息称,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全省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950万亩,需实施预防面积约7000万亩次,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小麦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沿淮淮北地区的口粮,常年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40%左右,小麦生产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麦赤霉毒素既威胁人畜食用安全,也影响农田生态健康。近年来,受气候和栽培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安徽发生范围和程度有逐年扩大与加重的趋势。
对此,卢仕仁指出,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把小麦赤霉病防控作为春季农业生产重点工作,成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指挥部,已制定印发了《2019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并通过组织专家在线宣讲、举办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培训、安排相关试验研究等多种方式,防控该灾害。
那么,作为农户该如何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呢?安徽农业大学丁克坚教授介绍,农户要把握好防治时间,可按“见花打药”来掌握。并要咨询当地植保站,根据需求选丙硫菌唑等防效好的药剂,通过自走式喷杆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喷药,进而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此外应科学施药,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防。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再入仓。
据悉,从4月中旬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对小麦主产区赤霉病防控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小麦赤霉病防控知识。此外将通过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办好田间课堂、开展农技人员驻村包点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服务,提高防控技术到位率。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