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绿色点染希望的田野——全国春耕生产形势综述

    2019-03-18 来源:新华网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绿色是今年春耕生产的突出亮点,各地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住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绿色是今年春耕生产的突出亮点,各地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住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落实绿色高效技术 冬小麦苗情好于上年   16日,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的10万亩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绿油油的小麦正处于拔节期。这里采用的小麦病虫害机械化绿色综合防控、平衡施肥、精量匀播等技术,将为推动全省小麦绿色高效种植、农药化肥减量等提供重要示范。   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了解到,今年我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减,苗情长势总体好于上年。农情调度显示,小麦返青一二类苗比例86.6%,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   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色是今年春耕生产的亮点。各地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全程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试点,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继续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3000万亩,加快节水农业发展,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   农业农村部协商财政部,提前预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资金。冬小麦主产区及时组织专家制定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春耕生产中,种植结构呈现调优势头,表现在品种结构优化,水稻、小麦、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大豆、油料、蔬菜等面积增加;区域结构优化,“镰刀弯”地区继续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生态脆弱地区积极调减高耗水和易感病作物;品质结构优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谷、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等面积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订单生产面积增加,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气象年景中等偏差 病虫害可能偏重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根据各地反映和专家分析,今年春耕生产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小麦苗情虽然总体正常,但长势不均衡,田间管理难度大。华北麦区去年秋播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土壤表层缺墒,春季受旱冻叠加风险大;黄淮部分麦区长势偏旺,遭遇“倒春寒”的风险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部分田块发生渍害。   另一方面,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春旱、低温阴雨和洪涝等灾害,特别是东北地区局部土壤缺墒,抗旱保春播任务繁重。此外,专家预计今年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   他表示,针对上述问题,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等。近日,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分赴16个小麦、油菜主产区开展生产指导,促进春管春播顺利开展。   四方面举措为夏粮丰收赢得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掌握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主动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采取四方面举措保障春耕生产:   ——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北方冬麦区重点落实镇压划锄、合理运筹肥水,南方地区重点落实清沟理墒、因苗施肥,转化弱苗。   ——做好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对主产区、重灾区和病虫重发区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落实关键技术。   ——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宣传,引导农民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点是调整优化“镰刀弯”玉米非优势区作物结构,调减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启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东北地区扩种春大豆,黄淮海地区扩种夏大豆和夏花生。   ——狠抓防灾减灾。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防范春旱、“倒春寒”、渍害等灾害,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同时,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供应。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