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甜过初恋”的荔枝缘何屡屡遭黑

    2019-03-07 来源:中国食品网
     眼下正值荔枝上市季,放眼望去,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都少不了红艳艳的荔枝“小山”,各种品种更是让人们眼花缭乱,可谓如今很多吃货的心头好。

           眼下正值荔枝上市季,放眼望去,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都少不了红艳艳的荔枝“小山”,各种品种更是让人们眼花缭乱,可谓如今很多吃货的心头好。

           惹人爱的鲜红荔枝

           荔枝虽外表粗狂,但却有着细嫩的内在,晶莹剔透的果肉、甘甜可口的味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由此可见古人对其也是喜爱有加。

           有关荔枝的种种黑料

           荔枝热卖的同时,种种恐怖黑料也接二连三的活跃于网络上。如:空腹过量吃荔枝当心休克、泡药荔枝、无核荔枝是转基因食品、荔枝致死、荔枝病......

           下面就来说说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吧,一、无核荔枝:同无籽西瓜一样,是通过嫁接、扦插等手段形成的,并非转基因食品;二、荔枝病:确实存在,但它实际上就是低血糖,老人和孩子的血糖平衡能力差,所以少吃为宜;三、荔枝致死:据悉这是出自20年前的学术文章,而且导致死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划重点,是在20年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都隔了20年了,现在的医疗水平更高、体系更完善,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其炒冷饭蹭热点的嫌疑还是挺大的;四:泡药荔枝:要看是用什么泡的,用二氧化硫处理荔枝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做法。

           卓奇食品追溯平台小编温馨提醒,诸如此类的危言耸听,不要盲目相信并传播,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荔枝,不敢食用,只要在正规聚到购买的,还是可以放心的。

           小科普

           荔枝虽好,有些人却不宜多吃,如: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的人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症;另外,湿热体质或胃肠功能不佳者,也不宜多吃。

           

    相关阅读
    BGN4菌株的益生特性与食品应用

    两歧双歧杆菌 BGN4 是从人类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属于双歧杆菌属。该菌呈杆状,常带有分叉,形似 Y 或 V 字形,无鞭毛,不形成芽孢,细胞长度约为 1.0-3.0µm,最适生长温度为 36℃-38℃,pH 适宜范围是 5.0-8.0,仅在严格厌氧环境下才能高效增殖。

    2025-08-06
    弹珠汽水瓶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曾经见过日本弹珠汽水 Ramune,一定会被它那颗“玻璃弹珠”封口的设计吸引,并对它的打开方式感到新奇。这种古怪又好玩的包装其实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是碳酸饮料早期的密封技术尝试。虽然早被现代瓶盖、铝罐取代,但这种独特瓶型和互动式开启方式,至今仍在日本和印度的汽水文化中保留下来。

    2025-08-06
    来自柑橘的天然力量,浅述多功能的橙皮苷

    橙皮苷是柑橘属水果果皮中的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比如柠檬、柑桔、代代花等果皮中就含有丰富的橙皮苷。橙皮苷是一种二氢黄酮衍生物,具有双氢黄酮氧苷结构,呈弱酸性。

    2025-08-06
    新型食品添加剂如何打造美味与健康的双重体验?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品添加剂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为食品增添了美味与可口,更在保障食品长期安全与营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已然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焦点议题。

    2025-08-06
    药食同源植物活性物质“唤醒”肠道健康“新风尚”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亚型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压力等因素导致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5-08-06
    白面包香精:还原经典面包香味的优质调味剂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