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卫健委:中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25日表示,大家不要对疫苗可防控疾病的疫苗免疫、疫苗接种失去信心,更不要对中国的疫苗失去信心,中国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这样的覆盖率,传染病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
25日,卫健委就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健康举行例行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介绍过去一年来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所做的工作。
高福介绍,过去一年里,疾病预防控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不断地在完善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目前在疾控工作直接相关的法律现在有八部,行政法规有十部,部门规章有十七部,工作规划或者行动计划有十八个,可以看到在这个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这是国家法治的一个典型代表。去年一年在卫生健康委党组的领导下,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战线的同志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重大疾病的防、治、管这样的服务网络。实现了对3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个案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时在线监测、实名登记、慢病防控等一系列体系的建设。
高福继续补充了中国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所做的其它几个方面工作:
在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中国有疫苗可防控疾病,尽管去年以来有这个事件、那个事件可能跟疫苗有关系,但是大家不要对疫苗可防控疾病的疫苗免疫、疫苗接种失去信心,更不要对中国的疫苗失去信心,我国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这样的覆盖率,传染病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在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这一系列的重点疾病方面去年一年以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地方病,碘缺乏症,已经有全国94.2%的县保持消除碘缺乏症,也对一些重点职业病、信息化建设去年开通了好多网络建设。
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建成365个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这方面确实发挥了以点代面,推动整体,带动全国,这是通过示范区发挥示范作用,通过这样的示范在全国进行推广。在癌症的早诊早治、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筛查干预、口腔疾病的综合干预等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是最容易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有了获得感就会有幸福感。同时,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会同2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在精神卫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环境健康和学校卫生工作的加强。全国环境健康卫生的监测网络,中国的覆盖面逐年在加强,现在覆盖率是所有县区县内和90%以上的乡镇有关饮用水,人类整个寿命的延长,其实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解决了饮用水,饮用水是很关键的,然后才解决了传染病。有关环境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卫生工作,尤其是在解决“小眼镜”也就是近视,小胖墩也就是肥胖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8年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调查工作,加强专业指导和健康宣传。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