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全营养食品”藜麦 开启未来营养食品研发新思路

    2019-02-2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在对藜麦的营养特点进行分析时,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将藜麦的营养素含量,分别与小米、稻米、小麦粉三种谷物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藜麦中宏量营养素的功能比例比一般谷物更加合理,且藜麦中的蛋白质质量优于谷物中的蛋白质,藜麦中的必需脂肪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于谷物食物。

           院企携手完成《藜麦营养功能价值评估调研报告》

           为何藜麦被称为“全营养食品”?

           藜麦的氨基酸构成和脂肪酸构成十分合理

           在对藜麦的营养特点进行分析时,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将藜麦的营养素含量,分别与小米、稻米、小麦粉三种谷物进行了比较。研究显示,藜麦中宏量营养素的功能比例比一般谷物更加合理,且藜麦中的蛋白质质量优于谷物中的蛋白质,藜麦中的必需脂肪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于谷物食物。藜麦中的矿物含量多高于谷物中的含量,甚至与核桃、芝麻等坚果中的含量接近。

           “藜麦的氨基酸构成和脂肪酸构成十分合理。”在分析藜麦营养成份的测定数据时,这一结果也让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感到兴奋。何梅告诉记者,蛋白质质量的好坏与其氨基酸构成是否平衡有关。通常来讲,谷物的营养“短板”在于缺少赖氨酸。而藜麦的必需氨基酸中含量的恰恰就是赖氨酸,占总氨基酸的8%,其次是亮氨酸和缬氨酸。因此,藜麦与谷物搭配食用时可以补充谷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可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何梅在研究中又将藜麦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比值,通过与FAO/WHO/UNU,2007评分模式进行比较,计算藜麦的氨基酸评分(AAS),以评价藜麦的蛋白质质量。测算结果显示,藜麦的氨基酸评分为0.81。“这一数据说明藜麦的蛋白质质量很好。”何梅表示。

           同样,脂肪酸构成的合理性也决定了脂肪酸质量的好坏。藜麦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达60%左右,高于核桃、黑芝麻、稻米和小麦粉。藜麦中的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8%左右,高于黑芝麻、稻米和小麦粉。藜麦中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约为7:1,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摄入量的比值相比,较为接近。这些数据表明藜麦中的脂肪质量适合人体的需要。

           何梅告诉记者,藜麦中的宏量营养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B1、磷、钾、镁、铁、锌、铜、锰等矿物质的营养质量指数(INQ)均大于1,说明藜麦是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其提供蛋白质、膳食纤维、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能力均大于提供能量的能力,比较适合超重肥胖人群食用。

           “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藜麦中大多数营养成分符合全营养食品的营养素含量要求,是营养全面的食物。”何梅如是说。

           藜麦种植和开发有多广?

           藜麦在北美、澳洲及亚洲均有种植和开发

           尽管研究者对藜麦的营养研究只有几十年时间,但藜麦的食用历史十分悠久。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很早以前开始,作为印加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藜麦就被当地居民作为主食食用。藜麦传统的食用和制作方法主要有汤、甜品,糕点,饮料和干小吃等。

           现在,藜麦已被制成高附加值的各类商业化创新型工业产品,诸如即食谷物、意式面食、谷物棒或面包等。此外,藜麦还具有保健用途。如食品或医药级别的藜麦蛋白浓缩物,可用作人类或动物营养补充品的配料。

           据了解,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是藜麦的产出地。此外,藜麦在北美、澳洲及亚洲均有种植。近年来,藜麦在我国也发展迅速,1987年西藏农牧学院和西藏农科院开始引种试验研究,并于1992、1993年在西藏境内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贡布扎西在上世纪90年代就对南美藜的生物特性、蛋白质组成及基因系列进行了研究。藜麦目前在我国的陕西、山西、青海等地均已有小规模适应性种植。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了藜麦米粮食行业标准。

          藜麦未来开发方向是什么?

           主粮包开发是潜在的市场需求

           藜麦作为一种营养全面的食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研发者的关注。在营养食品的研发中,藜麦正作为一种关键的原料被应用。何梅举例说,北京农品堂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消费人群锁定备孕人群及孕产妇人群,研发方向则聚焦在主粮层面,并成功地将藜麦应用于产品中。何梅介绍,藜麦中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酸、维生素和除钙以外的多种矿物质含量均比较丰富,营养价值比较高,可以从主粮层面补充产妇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何梅认为,从目前来看,我国居民的主食还以精白米面为主,其短板在于:损失了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快,升血糖速度快。农品堂在研发上,以主粮包为载体,加入了全营养食品藜麦、燕麦、果干及坚果等多种食材。这种研发思路不仅让消费者的主食更营养,更丰富和多样化,更值得一提的是食材来源的天然化。

           此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发布之后,引发业内人士对特医食品的关注。由于与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营养素要求比较,藜麦中除钙以外的多种营养素满足全营养的标准,基本符合全营养食物的标准,营养源研究团队还专门以藜麦等原料试研发出全营养配方食品。经测定发现,其营养素含量完全符合特医食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这也为普通消费者获得营养健康的食品开拓了研究思路。

           何梅认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正在备孕的女性面临生活节奏快、饮食趋向于简单化、主食减少化的现状,这易带来营养不均衡的问题。除了合理补充膳食补充剂外,营养搭配合理且易熟化的主粮包开发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营养知识的普及,这种需求会激发更大的市场。”何梅认为。

           

    相关阅读
    从材料到技术:食品纸质包装的创新与实践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2025-10-30
    功能性甜味剂木糖醇:食品加工中的甜蜜新宠!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2025-10-30
    山茶:营养赋能下的保健与食品加工新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25-10-30
    酸面包:古老的发酵艺术与现代健康之选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2025-10-30
    猴头菇菌丝体:为健康赋能的食药用菌成分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2025-10-30
    “膜”法保鲜:天然精油可食膜助力食品长效新鲜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