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红景天的契机还是危机?
2018年10月24日,一篇关于红景天增强记忆的科研文献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该项研究来自于德国莱布尼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和德国植物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共同研究课题,研究指出,红景天中含有的阿魏酸二十烷基酯 ( FAE-20 )能够起到增强记忆的功能。众所周知,成年人的记忆力基本属于不可逆行为,我们仅能通过改善脑疲劳、补充脑营养的方式来激发脑细胞的活力,从而达到提高记忆的效果。如果该项研究得到科学界或者临床的认可,我们十分有理由怀疑,这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珍稀植物红景天而言,将是一场生存危机。
红景天别名:蔷薇红景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我国红景天的药用历史较为久远,众多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红景天列为药中上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有"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红景天,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是"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千金翼方》言"景天味苦酸平,无毒。主大热大疮,身热烦,邪恶气,诸蛊毒痂庀,寒热风痹,诸不足,花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而藏族《四部医典》也有关于红景天的记载。言其"性平、味涩、善润肺、能补肾、利气养血、主周身乏力、胸闷、恶心、体虚诸症。"《晶珠本草》言"红景天活血清肺、止咳退烧、止痛,用于治疗肺炎、气管炎、身体虚弱、全身乏力、胸闷、难以透气、嘴唇和手心发紫"。
长期以来,对于红景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疲劳、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增强免疫等功能上,这也是我国已批准的400余种红景天保健品的主要功能体现。红景天在我国的使用规范经历了从新资源食品到保健原料的变换,1990年7月28日卫生部颁布、2007年12月1日废止的《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新资源食品是以预包装食品的形式审批的,这与2007年7月2日卫生部颁布、2013年10月1日废止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食品原料形式不同,因此目前市面上仍然会看到个别以红景天命名的卫新食准字产品,但这并不代表红景天是新资源食品,按照的规定,红景天仅可用于保健食品。
《Science Advances》发表的报告是基于实验条件下对果蝇的研究得出,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过阿魏酸二十烷基酯处理的果蝇相比,其记忆力提高了三分之一,对于功能提升而言,改善作用可谓十分出众。虽然该项研究对于人体改善作用尚缺乏科学数据,但为实际的临床研究提高了动物理论模型支持。
红景天在世界范围内约有96种,我国约有73种,资源丰富,但保有量不高。野生红景天主要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无污染地带,本身生长环境恶劣,再加上红景天生长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的无计划采挖,红景天的数量急剧减少,国家已出台法规,禁止任何人私自采挖,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珍贵的药用资源。虽然我国目前已对大株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四裂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圣地红景天、高山红景天等十几种红景天进行研究栽培,但对其综合质量的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任何时代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撑。红景天增强记忆的研究,无论是对科研还是人类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下,我们也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尽早制定相应的制度,既保障科研的有效推进,又能刺激红景天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保护好珍贵的自然资源。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