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乌鲁木齐海关 奶牛“特工队”向高原进发
奶牛“特工队”由20头洋奶牛组成,从家乡澳大利亚出发来到中国,先到达河北唐山,在这里经过6个月的隔离养殖后转至新疆石河子养殖基地。
近日,载入“史册”的日子来了,20头荷斯坦奶牛搭乘栅栏卡车,经过近4天1900余公里的行驶抵达喀什塔什库尔干县的高原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基地,顺利踏上帕米尔高原。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奶牛“特工”们状态良好。大家担心的高原反应被它们成功克服。为什么称它们为“特工”呢,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太多期望——产出来自高原的健康天然好牛奶。
2017年3月29日,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等三大攻坚战”号召,承担起海关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同时发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乌鲁木齐海关联合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塔什库尔干县投资建设了首家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基地。
2017年10月底,完成主体建设,含奶牛养殖场1个,配套建设可日产2吨的巴氏奶生产线1条,包含生产车间、厂房、冷库等基础设施。
2018年7月15日晚7时30分,首批奶牛运抵塔什库尔干县高原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基地,标志着帕米尔高原首家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基地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高原耕地少,且塔吉克族是游牧民族,种植粗放,产量低。为了解决奶牛饲料问题,乌鲁木齐海关党组研究决定:在塔什库尔干县种植青储玉米。引导农牧民种青储玉米,既是为奶牛场提供饲料,也是帮助农牧民增收。今年,塔什库尔干乡64户村民流转土地,共种青储玉米375亩,计划亩产2.5-3吨,可保证120头奶牛一年之需。
奶牛场正式投产运营后,当地老百姓既可以吃上价格便宜而且品质有保障的“放心奶”,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玉米等饲草种植实现循环多重收益,转变以往高原粗放的生产方式,变“看天吃饭”为“向土地和技术要效益”。如果奶牛养得好,一头奶牛可日产奶25-30公斤。塔什库尔干县寄宿制学生约有3000人,若每人每天饮用一袋牛奶,日需7吨多。县城居民及邻乡两万余人,对鲜牛奶都有刚需。
近年来,乌鲁木齐海关采取“领导率先、干部驻村、以爱扶贫、以业扶贫、以策扶贫和以教扶贫”等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送羊入户,畜牧增收”“太阳能发电”“惠民超市”“塔县刺绣”等十余个扶贫项目,累计申请投入资金和捐助物资1000余万元,得到了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塔县县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就是要利用当地特色进行产业扶贫,这才是精准扶贫。相信随着高原奶牛场项目的逐步推进,塔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会迈得更加坚实。”乌鲁木齐海关关长赵革表示。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