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山东:把“高青黑牛”品牌叫得更响
拥有世界肉质基因的高青黑牛,继2016年成为G20峰会国宴食材后,今年又成为青岛上合峰会专供牛肉,高青黑牛肉在上合峰会上的出彩表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提高高青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高青“中国黑牛城”的影响力,加快黑牛产业发展,致力打造全国的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华东的高端肉牛全产业链集聚区,6月21日,“走进高青·聚焦黑牛”媒体在行动活动举行。
孕育高端肉牛品种
在山东高青黑牛城(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记者参观了新天地黑牛集团标准化养殖基地、黑牛小镇美食综合体项目(在建)、家庭农场(在建)。
高青县有着“中国黑牛城”的美称。该县位于北纬37度的黄金纬度线,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是中国最适合黑牛生长的地方。同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常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农民一直有养牛传统,时存栏18万头。
“现在养牛跟以前养牛不一样了,尤其是像高青黑牛这样的高端肉牛品种。以前养牛,对肉质关注小,更多是怎么让牛多出分量、多出肉。但是高端牛种是能够产出高品质牛肉的品种,不但育肥时间长,而且采取谷饲喂养。谷物的好坏、育肥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牛肉品质的好坏。所以,在牛的养殖方面,除了适宜的自然条件,拥有丰富的高品质的谷物饲料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副总裁杜斌介绍说。
高青黑牛通过900天长期食用优质天然谷物,不但有利于黑牛沉淀出高级别的大理石花纹,而且赋予其香醇的滋味。
杜斌告诉记者,高青黑牛拥有世界上最的肉质基因,是由世界肉牛品种日本和牛,与中国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培育而成,其日本和牛的基因血统可占到80%以上。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通过肉牛杂交改良拥有了优质肉牛的品种资源。之前中国一直缺乏高端的肉牛品种,国外真正优质的高级别的牛肉产品也大都用来满足本国消费,中国市场上占比例的仍是传统肉牛的中低端产品。高青黑牛在2009年通过了国家高档肉牛新品种鉴定,一举成为国宝级的肉牛新品种。这不仅填补了国内优质肉牛品种资源的空白,也填补了我国没有高档牛肉产品的市场空白。
科学管理保障黑牛品质
据杜斌介绍,高青黑牛特点是肉质好,呈典型的大理石花纹,又称“雪花肉”,富含铁、辅酶Q10,肌间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用价值极高,肉质达到A3级。“牛肉分级一般分为A、B、C三级,每级又分5个小级,共15级,最的为A5级。无论从外观、嫩度、香度、口感还是营养,我们的牛肉均可与日本神户牛肉相媲美,并具更加独特的口感风味,食用和营养指标都达到世界高档牛肉水准。”他说。
之所以能产出高品质牛肉,跟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分不开。高青黑牛采取科学人性化的饲养方式,黑牛们每天按照科学的生物钟,定时吃熟食,定点听音乐,累了痒了就按摩一下,还可以睡软床,夏天能吹风扇,冬天,小牛犊们还有马甲可以保暖。黑牛还会定期洗澡、做身体检查,确保其健康成长。
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牛栏里装上了摄像头,24小时通过网络进行直播。黑牛已然成为了“网红牛”。在产品上架的超市里,有电视屏幕直播着它们的一举一动,通过微信、水滴直播等软件也能观看到牛栏里的动向。杜斌透露,作为食品企业,将坚决地把好食品安全关,从牧场直供百姓餐桌,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聚焦全产业链建设
山东黑牛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办公室副主任宗学斌向记者介绍了高青县黑牛产业发展及“黑牛小镇”建设情况。经过多年来聚焦于黑牛产业和全产业链建设,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集“高端黑牛品种繁育—生态养殖育肥—屠宰与精细分割—肉制品深加工—副产品高科技开发—生态循环农业—餐饮连锁酒店—高端零售终端”于一体、完整的高效循环现代化畜牧生态产业链条。
以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为龙头的黑牛产业,其黑牛动态存栏量1.3万头,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集高档优质肉牛种源繁育、养殖、屠宰、分割加工、冷藏、物流、饲料加工、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极大带动了周边黑牛养殖户的发展。
此外,高青县还规划建设了山东黑牛特色小镇项目,项目集黑牛养殖、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大宗肉牛交易、家庭农场、黑牛特色文化旅游等于一体,重点打造三个中心(黑牛育种研发中心、优质肉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全球领先的黑牛养殖加工中心),九大产业板块(集中饲料种植基地、集中育种育肥基地、集中屠宰分割基地、集中仓储物流基地、精加工中央厨房中心、中国肉牛大宗交易中心、黑牛文化交流中心、黑牛文化体验区、黑牛经济延伸产业区),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山东黑牛全产业链集群示范区,经过2-3年的培育,力争把黑牛小镇建设成为中国的瀚吉斯。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1.5亿元,每年可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解决10000余人就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