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声波驱蚊不靠谱 能量饮料别多喝
使用超声波真的可以驱蚊吗? “安全香烟”真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社会上热卖的能量饮料号称“提神抗疲劳”,可以随意饮用吗?……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6月科学流言榜进行了辟谣。
谣言:驱蚊手机软件和“声波驱蚊器”采用了声波驱蚊原理,具有较好的驱蚊效果。
真相:国外学者曾对3个不同频段的超声波驱蚊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都不能有效驱赶蚊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署曾对超声波驱虫产品进行过严格审查,结果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设备有效。至于驱蚊APP软件,根本不能释放超声波。
谣言:能量饮料不仅能解渴、补充体力,还能提神醒脑、让思维变得敏捷。
真相: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能量饮料品种很多,配料却大体上相似,主要包括牛磺酸、维生素B6和B12、烟酰胺等成分。其中咖啡具有成瘾性,介入后大脑并没有真正得到“不再疲惫”的信号,而是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的咖啡 因还会导致涉及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副作用。因此,不要把能量饮料当做普通饮料饮用,像儿童、孕妇、乳母等都不适宜饮用。
谣言:加长过滤嘴的“安全香烟”、低焦油含量的香烟、淡味香烟能够降低对人体的危害,烟民可以放心吸。
真相:香烟加长过滤嘴后,也不会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只能降低焦油含量。而“低焦油含量可以降低危害”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医学研究表明,吸低焦油香烟时,烟民往往会把烟雾吸入肺部深处,提升了患肺癌几率。因此,选择吸低焦油含量的香烟一点没有减小危害,只有戒烟才是减少患病概率的根本办法。
谣言:由于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所以携带很多寄生虫,食用可能导致包括“横纹肌溶解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真相: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把食物做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
谣言:大豆和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的嘌呤比较高,痛风病人不能吃。
真相:跟真正的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比起来,大豆中的嘌呤还要低一些,常见的肝、腰、心、脑、胰脏等食物中每百克的嘌呤含量一般都在200毫克以上。从大豆变成豆浆或者煮大豆,让嘌呤含量大大降低。比如豆腐,每100克中的嘌呤往往不到70毫克,而煮熟的大豆则不到50毫克。从当前研究来看,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类的。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