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清宫御酒”违法添加药物
宣称有壮阳奇效、备受高档会所夜总会欢迎的“清宫御酒”,2015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含非法添加物西地那非,酒厂遭关停。然而,酒厂经销商盗取秘方与技术,以30万元将技术和机器卖出,后者开办加工厂。酒厂营销人员在家开起小作坊,往药酒中加西地那非,一瓶售价数百元,成本实则数十元。
5月3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通报,福田警方联合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在阿里打假特战队协助下,在广东湖南两地捣毁该非法保健酒的产销链条,刑拘9人,涉案上千万元。
“清宫御酒乃根据清代秘方,采用多种名贵原料,以中国传统工艺精酿而成。”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酒厂“康年华”停业整顿,2015年9月,其因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而被列入“黑名单”,品牌被注销。
而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在清查中发现,这款酒仍通过多个电商及社交网络平台和线下渠道流通,且交易量不少。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称,深圳有男子报案,称饮用该酒出现身体不适。随后深圳市场稽查局药品稽查处将消费者提供的“清宫御酒”送检,检出含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学物质。
专家指出,西地那非为处方药,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属违法,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据报道,“西地那非对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严重者可致心肌梗死。”
随后,警方在广州抓获一名“清宫御酒”经营人员,在其家中查获200多瓶“假酒”,店主夫妇潜逃不久落网。而货源来自“康年华”酒厂前营销人员皮某,其在工厂停产后,在自家开小作坊,采购药酒添加西地那非,不仅生产假冒的“清宫御酒”,还生产“清宫御丸”。
酒厂此前在深圳的经销商陶某随后落网。警方称,陶某在工厂停产后,盗取药酒的配方和技术,开始卖了一阵,明知其含非法添加成分而不敢明目张胆卖,只销给几个熟客。后来他索性将技术和机器以30万元卖给温某。温某与老乡在广东惠州开了个加工厂,一人产一人销。
警方称,一款“豪华版”的“清宫御酒”588元,100毫升小支装的产品市场售价128元,添加了违禁品的“清宫丸”,价格也要68元/粒,而这价格几乎是成本的几十倍——利润堪比贩毒。
“这是福田警方侦查新模式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为警企合作开创了新的模式。”深圳福田警方称,2017年6月,警方上线“警企互助”板块,共完成相关线索侦办130条,破案37宗,抓获各类嫌疑人59人
薯渣是甘薯生产淀粉及粉丝和粉条等制品的副产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生产淀粉而排放的薯渣有550万t,除极少一部分薯渣作为廉价动物饲料,大部分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甘薯渣一般占原料的10%~14%,由果皮、果梗和果肉3个部分组成,果皮和果肉约占97.2%,果梗占2.8%。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别名蘹香、谷香、茴香等,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小茴香作为伞形科(Apiaceae)茴香属(Foeniculum)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用;果实可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蘑菇粉,顾名思义就是用蘑菇做成的粉体物质。但蘑菇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她们的生物学分类跨度较大,但我们往往会将它们归为一类。比如,我们常见的平菇、杏鲍菇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而海鲜菇则是离褶伞科玉蕈属真菌。目前食品工业化应用较为成熟的种类则非双孢蘑菇所属,也是蘑菇粉主要的来源品种。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肥胖率攀升、糖尿病患病群体扩大,以及消费者对“天然”“零糖”健康理念的深度认同,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糖分摄入越来越关注,天然甜味剂因此备受青睐,而甜菊糖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